夕夕从北京回来后,张诚爸爸开车来接她。
回到家推开大门,餐桌上摆着一个奶油蛋糕,上面用巧克力酱歪歪扭扭地写着“替补也是王牌!”,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DNA双螺旋——一看就知道是弟弟的杰作。
“回来啦?”妈妈从厨房探出头,手里还端着刚出锅的红烧排骨,“快洗手吃饭,今天特意做了你爱吃的。”
爸爸放下行李说:“你们学校老师群里都传遍了,说你是历届生物竞赛里第一个以替补身份出国的学生。之前都没有人进过决赛。”
夕夕站在玄关,背包带子还勒在肩上,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弟弟冲过来,举着一张手工贺卡:“三姐!我们班主任今天在班上夸你了!说替补比正选还厉害,因为要准备所有项目!”
贺卡上贴满了星星贴纸,中间用彩色笔写“姐姐=超级英雄!”,下面还附赠一张歪歪扭翘的“替补队员证书”,盖着弟弟自制的“宇宙第一学校”印章。
夕夕终于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
大姐和二姐也打来的视频电话,说有一个她这样厉害的妹妹很是开心。许行远和王亚楠也跟她视频,说不管最后结果如何,等她参加完比赛回国,带她出去好好玩玩放松一下心情。
养父母许海峥夫妻和大伯大伯娘许海峰夫妻也打电话说,你很好很优秀,这个成绩已经特别特别好了,千万不要有压力。二舅一家和舅爷李焱也都跟夕夕说不要有压力,你真的很优秀了。
晚饭后,手机震动个不停。班级群里,班长发了一条@全体的消息:
【恭喜邵立扬同学入选国际生物竞赛替补阵容!学校决定在下周升旗仪式上表彰她的努力!】
下面瞬间刷出几十条“恭喜!”、“替补也是实力!”、“邵立扬牛逼!”。
她正想回复,突然收到一条私聊——是生物教研组的陈老师。
陈老师:“立扬,校领导刚批准,让你出国前使用实验室的基因测序仪加练。钥匙明天给你。”
夜深时,夕夕坐在书桌前整理笔记。妈妈轻轻敲门进来,放下一杯热牛奶。
“你爸偷偷给组委会写了封信。”妈妈笑着说,“内容不让我看,但他说——‘我女儿就算替补,也是世界上最靠谱的替补’。”
夕夕捏着杯子,牛奶的热气氤氲了视线。
第二天清晨,她推开实验室的门,发现操作台上放着一个崭新的试剂盒。
便签上是陈老师熟悉的字迹:“正选只专精一项,替补却要精通全部——所以你比他们强。”
窗外,朝阳正从教学楼后升起,把整个实验台染成温暖的金色。
半个月后。
实验室里,其他人已经在讨论行程安排。正选队员们兴奋地比划着要带多少实验器材,而夕夕站在一旁,手里捏着刚刚打印出来的替补队员手册——薄薄的几页纸,却写满了“紧急情况下的替补流程”和“随队观察注意事项”。
“替补也要去?”姑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还拎着一杯刚买的冰柠檬水。
夕夕接过柠檬水,指尖被杯壁的冷凝水沾湿:“嗯,替补也要全程跟队,以防有人临时退赛。”
姑姑笑道:“所以,你其实还是有机会上场的?”
“理论上……有。”她低头攥紧柠檬水,“但概率很低。”
姑姑没说话,只是从背包里抽出一沓文件递给她:“那也得准备。你们老师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