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灯光冷白刺眼,五十张实验台整齐排列,每一台前都站着全国最顶尖的生物竞赛选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试剂气味和无声的竞争压力。 夕夕调整显微镜焦距,指尖稳定得没有一丝颤抖。
她的余光扫过四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天才中的天才。
而今天,她将与他们正面交锋。
林昊,此刻就站在距她三排之外。那个在补习班里和她针锋相对的男生,此刻正专注地配置试剂,眉宇间透着冷峻的自信。他和补习班时不一样了——不再耍小手段,而是真正凭实力站在这里。
夕夕收回目光,嘴角微扬。这样才有意思。
第一战:理论考试
考场内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夕夕快速浏览试卷,心跳微微加速——题目比往年更难,尤其是最后一道遗传分析题,陷阱极多。
夕夕翻到最后一题——一道极其复杂的遗传连锁分析题,涉及四对等位基因的非完全连锁。
她深吸一口气,迅速在草稿纸上画出基因图谱,逻辑清晰如刀刻。
而就在她专注解题时,右前方的陈墨——那个来自上海的天才少年,已经翻到最后一页,笔尖如飞,推导速度惊人。
三排后的何雨晴,则用另一种方法——她直接在脑中构建模型,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仿佛在计算某种隐形的公式。
林昊已经翻到最后一页,眉头紧锁,显然也被难住了。
夕夕深吸一口气,开始推导基因连锁图谱。她的笔尖在纸上划出清晰的逻辑线,一步步拆解题目中的复杂条件。
两小时后,考试结束。走廊里,选手们议论纷纷。
"最后那道题根本做不完!"
"听说去年金牌得主最高的也只拿了82分……"
夕夕靠在窗边,听见身后传来冷淡的声音:"你做出来了?"
她回头,林昊正盯着她,眼神锐利。
夕夕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反问:"你呢?"
林昊沉默两秒,忽然笑了:"成绩见真章。"
第二战:实验操作
实验环节,选手们各自独立完成细胞器分离实验。
夕夕的动作行云流水,离心机转速精准控制在12,000 rpm,分毫不差。
但当她抬头时,发现林昊已经进入下一环节——他的电泳操作快得惊人,凝胶制备、点样、电泳一气呵成,仿佛每一个动作都经过千次锤炼。
另一边,小雨正用自制改良的染色剂处理样本,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清晰度远超常规方法。
监考老师走过她的实验台,忍不住驻足:"这个染色配方是你自己设计的?"
小雨腼腆点头:"加了一点Triton X-100,提高膜通透性。"
夕夕听见,心中暗赞。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独到的绝技。
第三战:终极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