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常威正在无量山顶指点王语嫣修炼《太阴真经》,忽然游坦之使用轻功飞速过来。
只见他一边飞纵一边喊道:“师傅!师傅!收到边关密报!”
"师父,是边关急报?"王语嫣收功而立,额间香汗微沁。
常威瞬间接到游坦之送来的密信,随后展开,眉头微蹙:"辽帝耶律洪基亲率七十万大军南下,已至雁门关外。官家决定御驾亲征,率五十万禁军迎敌。"
王语嫣俏脸变色:"七十万大军?这几乎是辽国倾国之兵了!"
常威指尖燃起一缕真火,将密信焚毁:"传令下去,坦之率天枢殿精锐弟子即刻集结,随我驰援雁门关。玉衡殿准备疗伤丹药,随后接应。"
"弟子这就去安排!"王语嫣转身欲走,又停步问道:"可要通知乔帮主?"
常威望向北方:"不必,他此刻应该已在雁门关。"
......
三日后,雁门关外。
黑云压城,旌旗蔽空。连营百里,一眼望不到尽头。
城墙上,赵煦一身金甲,面色凝重地望着关外敌军。这位年轻的皇帝虽已恢复健康,但面对如此大军,仍不免心生寒意。
"陛下勿忧。"身旁的章惇安慰道,"我军据险而守,辽人一时难以攻破。"
赵煦摇头:"辽帝此次倾巢而出,志在必得。朕担心..."
话音未落,城头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道青色身影踏空而来,如谪仙降世,飘然落在城楼上。
"常国师!"赵煦大喜,"朕终于把你盼来了!"
常威拱手行礼:"贫道来迟,请官家恕罪。"
赵煦拉住常威的手:"国师能来,朕心已安。只是..."他望向关外密密麻麻的辽军,"此番敌军势大,恐非人力可敌。"
常威淡然一笑:"官家且放宽心。贫道方才观察辽军阵势,发现其主力尚未完全集结。今夜贫道欲潜入敌营,一探虚实。"
赵煦大惊:"这太危险了!"
"无妨。"常威目光如电,"贫道自有分寸。"
当夜子时,常威换上一身夜行衣,悄然出关。他施展逍遥御风,如一片落叶飘入辽军大营,竟无一人察觉。
中军大帐内,耶律洪基正在与诸将议事。这位辽国皇帝年约五旬,面容威严,双目如鹰隼般锐利。
"明日寅时造饭,卯时攻城!"耶律洪基拍案道,"朕要一举拿下雁门关,直捣汴梁!"
帐内众将齐声应和,声震营帐。常威隐在暗处,将辽军部署听得一清二楚。正要离去,忽听耶律洪基又道:
"南院大王萧峰可曾擒获?"
一名将领出列:"回陛下,尚未...那萧峰武功高强,已连杀我七员大将..."
耶律洪基怒道:"废物!一个叛徒都抓不住!传令下去,活捉萧峰者,赏万金,封千户侯!"
常威心中一动,悄然退出大帐。
他在营中搜寻片刻,果然在一处偏僻营帐发现了乔峰踪迹。这位丐帮帮主浑身浴血,正被数十名辽军高手围攻。
"乔兄,别来无恙。"常威飘然落入战圈。
乔峰虎躯一震:"常观主?!"他随即急道:"快走!这里危险!"
常威轻笑一声,袖袍一挥,一道无形气墙将辽兵尽数震退:"乔兄可还能战?"
乔峰豪气顿生:"有观主在侧,乔某何惧之有!"
"好!"常威长笑,"那便随贫道杀出去!"
二人并肩冲出,如虎入羊群。常威施展紫雷剑法,剑光过处,必有一片辽兵倒下;乔峰降龙十八掌刚猛无俦,掌风所向,敌军纷纷溃散。不多时,二人已杀出重围,返回雁门关。
......
翌日拂晓,战鼓震天。
辽军果然如耶律洪基所言,大举攻城。黑压压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向城墙,箭矢如雨,投石车轰鸣不断。
立于城头,对赵煦道:"官家,贫道请命出城迎敌。"
赵煦犹豫道:"敌军势大,国师一人..."
"无妨。"常威淡然一笑,"贫道自有破敌之策。"
见常威胸有成竹,赵煦终于点头:"那...国师小心。"
常威转身对乔峰道:"乔兄可愿随贫道一同出城?"
乔峰豪迈大笑:"固所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