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 > 第25章 杜太后的担忧和金匮之盟

第25章 杜太后的担忧和金匮之盟

赵光义在家里面是最受宠的,杜太后最宠爱的就是这个会讨人喜欢的二儿子,赵匡胤也对弟弟们疼爱有加。赵光义曾经得过一场大病,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太医开出了用艾草棍烘烤穴位来解表发汗的方子。此时赵匡胤已经贵为皇帝,却亲手为之艾灸,又怕二弟被烫得疼,就每点燃一个艾棍,都先在自己手臂上试验,等试到温度合适了才给二弟艾灸。

就这样从深夜到黎明艾灸了三个时辰,赵光义终于大汗淋漓地醒来,烧也退了,但此时赵匡胤的胳膊也因为试药被烫得红肿热痛。由此衍生了一个成语叫“灸艾分痛”,专门用来形容兄弟友爱。

而这个备受家人宠爱的赵光义,却在杜太后临死之前突然被拒之门外,这让一时间他陷入了惶恐。为什么一向对自己疼爱有加的母后临终之前不愿意见自己?母后到底说了什么,让最疼爱和信任自己的皇兄对自己闭口不谈,赵普也讳莫如深?

但是并没有让他等太久,惊喜就来临了。宰相范质上了一份奏章,对赵光义、赵廷美两位皇弟不吝赞美之词,夸他们怀瑾握瑜、高情远致,请求赵匡胤册封官职。

赵匡胤当场允准,不光封赵廷美为兴元尹,更重要的是封赵光义为开封府尹,这立即在朝廷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前朝五代十国时期都有过这样一个不成文的习惯,拥有京都府尹头衔的人都是将来的皇位继承者,赵匡胤无疑是向天下释放了一个信号,他的皇位继承人可能是赵光义。

诏令一出,朝廷上下议论纷纷,不传位给儿子,而是传给弟弟,这显然与中华文化里遵循的嫡长子继承制完全不符。

自此赵光义的人生却发生了转折,成为了大家默认的大宋储君,人们也开始趋之若鹜的拥簇着他,想成为他的附庸。握着开封府尹的官印,他无比珍惜地摩挲着,像是在抚摸未来的皇帝宝座。

对此赵光义是心存感恩的,他认为,大哥为了他的继位打破了封建王朝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可谓用心良苦:为了让反对之声消弭,先让他担任敏感的职务,以迂回的方式为传位进行缜密的安排,再实现权力的顺利过渡。

而关于被拒绝见母亲最后一面的困惑,关于对太后遗诏的种种疑虑,也在此刻烟消云散,赵光义猜想那一定是母后要和大哥讨论传位给自己的细节。他觉得大哥把帝位传给自己是理所应当的,就像现在很多被宠溺的孩子一样,家里的好东西都该是自己的,至于大哥的俩儿子怎么办,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但敏感的赵普还是在这其中发现了端倪,多年来和赵匡胤的朝夕相伴让他很快明白了对方的心思。

赵匡胤任命赵光义为开封府尹,却并不及时公布太后遗诏。而正是这看似矛盾的举动,让赵普陡然看懂了一切。在这刚刚结束五代乱世、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的时代当口,在赵匡胤心里,如果自己去世的时候,儿子赵德昭、赵德芳还小,那就把帝位传给弟弟,与其便宜外人趁皇帝年幼抢去皇位,那还不如给自家人;但要是自己能看得到儿子长大成人,那就传位给自己儿子。

爱弟弟是亲情,爱儿子却是生命传承,是父母天性,这就是天理。

所以传位给弟弟仅仅是一个PLAN B的备选方案,先让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给他一定的权力,再加以打压限制、防止坐大;更不能现在就公布太后遗诏,那样的话就会让自己在皇位继承权问题上失去自主权。

赵普准确地把握住了领导的心思,并且清楚地知道自己将抓住的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在赵匡胤四处征战的时候,自己确实发挥了领导心腹兼军事智囊这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政权的巩固,大宋更需要的是治国理政的能臣,而中原学子常年浸淫孔孟治国之道,像薛居正、吕余庆这样的人才很多,自己的地位随时受到威胁;此次准确抓住领导想法,就可以凭借自己能压制赵光义而变得更加不可替代,一举夯实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坚实地位。

君臣之间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公元964年,赵匡胤将赵普升任宰相,并明确其排位在开封府尹赵光义之上。

随着赵光义、赵普二人势力同步扩张、相互冲突,很快就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且关乎皇位传承,矛盾根本无法调和,这就是贯穿了整个宋初政局轰轰烈烈的“王相之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曹操那些事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寒门日月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成语故事科普抗战:我原始股开局,老总震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