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一套剑法就要放弃道家传统……虽然他自己也很心动。
“徒儿,为师还没决定呢,你怎如此轻易答应?”
晓梦毫不在意地说:“师父,这么做全是为了道家的未来!”
北冥子皱眉道:“你真这么认为?”
“是的!”
晓梦点头答道,“师兄说过,道家的未来早晚要交给我,即便师父现在不同意,将来我成为掌门还是会投靠秦国。”
北冥子沉默片刻。
这变化也太快了吧!
但他没有反驳,道家多年不问世事,或许是时候重新参与世事了…
“殿下,道家归秦一事我同意,但我已隐退多年,不再过问派内事务,如今掌门是我 ** 赤松子,此事我需与他商议。”
嬴天帝明白,北冥子在道家地位无人能及,虽说是回去商量,但这事基本已成定局。
他未再多言,只是轻轻点头。
事情谈妥后,嬴天帝、荀子和北冥子在阁楼中论道。
三天眨眼即逝。
不出嬴天帝所料,荀子与北冥子都接受了加入秦国的提议,各自也获得了心中所求。
唯独北冥子不满的是,自己的徒弟整天黏在嬴天帝身边,形影不离。
而嬴天帝时常指点晓梦修炼,晓梦进步神速,这让北冥子不知如何是好,索性装作看不见。
其间,道家赤松子传信,所有事务均由北冥子决定。
尽管他对北冥子的话感到难以置信,但他相信北冥子自有考量。
…
小圣贤庄后山,荀子坐在树下,复杂地看着这位得意门生。
韩非立于荀子面前,神情平静。
“老师,我即将离开,特意来向您告别!”
荀子问:“你考虑清楚了?”
“老师,大汉终究是我的祖国,我不想逃避,也不会逃避!”
“你明白我说的不是这个!”
荀子叹息道,“儒家加入秦国是大势所趋,这是你无法阻止的。
原本我不想让儒家卷入其中,但现在已超出我的掌控。”
荀子对这个得意 ** 并不希望他回韩国,他知道韩非将要面对的局势十分严峻,但韩非有不得不回去的理由。
两人交谈许久后,韩非下山时的身影略显落寞,却又带着一种解脱感,不知荀子最后究竟跟他说了什么。
“韩兄,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小圣贤庄门前,五千玄甲军早已列队等候,嬴天帝也坐在马车内等待。
韩非骑着白马,背上背着一个木匣,不知装着何物,就这样独自踏上旅程。
伏念在身后送别。
韩非笑着说道:“让殿下久等了,其实我也无需准备太多,只是来向老师告别罢了。”
“再说,这次回去能与殿下同行,殿下还会缺了我什么吗?”
“呵呵…”
嬴天帝轻笑,“韩兄真是豁达!”
伏念拱手行礼,严肃地说:“师弟,在殿下面前怎可如此随意?”
韩非脸色微僵,这位师兄虽然各方面都不错,但过于古板,实在无趣。
嬴天帝并未多在意,伏念太过拘谨,相处起来毫无乐趣,还是与韩非在一起更轻松自在!
“殿下,这一路上还请多多关照我这位师弟,他这个人啊…”
伏念絮絮叨叨说着,像极了唠叨的老妇人,这让韩非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这些不用伏念先生提醒,时辰不早了,该出发了!”
“临行之前,本太子赠儒家一句箴言,望诸位共勉!”
伏念微微弯腰,认真倾听。
“天下读书人应当铭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五千名精锐玄甲军护送着一辆华丽马车,向大汉国都新郑行进。
一路上并无挑衅者,但所见尽是荒凉景象。
史册只记载名将功绩,谁又会留意底层百姓?
连年战乱和匈奴侵扰使他们失去家园、亲人甚至生命,只余废墟与残垣。
途中,他们已见过无数荒废村落,老人们坐等死亡,孩子们则因失去至亲而无助。
无粮且行动受限,他们的命运注定如此。
韩非感于悲惨景象,愈发沉溺饮酒。
此地已近大汉边境,越往里走,情况越糟。
对比新郑贵族的奢靡生活,何其讽刺!
车队在破败村庄休整,遍地腐臭令人作呕。
玄甲军带来了一男一女两个小孩,浑身污垢。
男孩缩在女孩怀中,满脸惊恐;女孩紧抱弟弟,目光警觉。
两人盯着食物,喉咙微动,显然多日未进食。
女孩强忍恐惧,从怀中掏出一块饼递给弟弟。
见状,焰灵姬想起自己的弟弟,起身将烤鱼递给两个孩子。
"吃吧,不够还能拿。"
女孩愣住,迟疑不前。
失去家人后,姐弟相依为命,无人知晓生死。
这是第一次有人善待他们,赠予食物。
饥饿最终战胜了恐惧,或许也是因为焰灵姬身上散发出的善意,小女孩迟疑后接过了烤鱼。
但她却将鱼递给弟弟,自己只吃了弟弟剩下的半块饼。
"吃这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