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这些战乱延续下去百年、千年不止,那岂不是贻害无穷?如果仅仅因为所谓的门户之见就置天下苍生于不顾,这是否过于自私?我想请问公子的看法如何?”
稍顿片刻再追问一次:“这些所谓的‘同族’或者‘同源’真的足以构成理由阻挡秦国统一的步伐么?”
韩非深吸一口气回答:“自从中原立起,我们华夏子孙追随炎黄二帝的脚步不断壮大繁衍,无论秦、韩亦或赵魏齐楚燕等,无一不源自共同的炎黄血统传承,这一点毋庸赘述。”
赵祁接过话题坚定说道:“彼此攻伐内耗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秦国一统之后虽然初期会出现动荡但长远来看有助于彻底解决争端,这也是天道运行的方向所在。
只要实现统一,就能终结连绵不断的同室操戈,使得千千万万炎黄子嗣共享太平安定之福。
这样的愿景不正是普天之下芸芸众生所向往以及像公子这般智者应有的追求么?试想,
韩非是一名智慧超群之人,更是一位志向高远、无所畏惧的强者。
对于这样的智者,既不能靠威逼达成目的,也不能用利诱争取支持,唯有以理服人,从情感与思想深处让他信服。
赵祁之所以费心交谈,并非单纯为了秦国利益,更多是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
若是能赢得韩非这样的杰出人才,无疑对未来助益良多。
然而,韩非原本一心求死,全然是出于家国大义,展现出一副要与国家共存亡的决心。
不过,赵祁的一番言论却让这种家国情怀显得没那么重要。
相较炎黄全体族群安居乐业的大局而言,一国一姓的存亡又算得了什么呢?赵祁的观点没错,相较于整个炎黄族群的福祉,一国灭亡不过是沧海一粟。
百姓追求的不是战争,而是和平富足的生活。
在这种思辨中,韩非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不知如何应答。
赵祁见状心中暗笑,看来自己的话已经起了作用。
“我虽不及韩非才智过人,治政手段高明,但我有着千百年的见识。”
赵祁的目光透着深意。
韩非思索片刻后开口道:“你想让我向秦国投降?”赵祁微微一笑回答:“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此话何解?”韩非疑惑不已。
“我希望你能够效忠于我,然后再为秦国效力。”赵祁严肃地看着韩非说。
“效忠于你个人?”韩非表情怪异地问道。
赵祁反问道:“你不想摆脱权贵统治,不在王权之下生活吗?” 韩非沉声问:“秦王给你如此重权,你难道还想谋反不成?”
赵祁回答:“秦王确实对我恩重如山,但也有限度,功勋是通过我的性命和战绩换来的,本就合情合理。
可若某天王权重令置我于死地,我也不会束手就擒。”
现场只有韩非,赵祁毫无顾忌,如果韩非不肯同意,那么就只能杀他灭口。
一切就这么简单直接。
韩非震惊之余思考片刻明白赵祁的意图,“看你说了这么多,大概就是想威胁我了,要是我不答应,恐怕今日难逃厄运。”
当前局势下,无论哪个国度皆是王权至高无上。
提及王权都会引发人们发自内心的敬重,但赵祁对王权却没有丝毫这个时代惯常存在的敬畏之心。
“阁下所说的话若传出,必定会引起极大波澜,但死人是不会泄露秘密的。”
赵祁继续补充:“另外,秦王已有谕旨,凡韩臣被捕而不降者皆予处斩。”赵祁轻描淡写地笑着说道。
面对这样的情况,韩非冷静下来询问赵祁,“秦王堪称一代雄主,能让天下归顺统一,投靠在这样有才能的王者之下,可以让我实现抱负,而你呢?”
听到这里,赵祁并未再多做解释,站起身缓缓走到韩非身旁。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超越寻常的力量吗?”赵祁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不等韩非回神,赵祁抬手调动内力,指向他的某一穴位点去。
瞬息之间,内力贯入其中,使得韩非身体僵直无法动弹。
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控制,连开口的能力都丧失了。
“我的身体为何无法活动?”
“难道是超脱凡俗的能耐?” “莫非他……”
韩非瞪大双眼,满是惊愕地望着赵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