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在新郑地界上——
“禀报将军,东南方无敌人踪迹。”
“禀报将军,西北方亦未发现敌军。”
一名名斥候相继跑到赵祁面前报告,而在他身后,数千大秦精兵整齐排列。
其中三千骑兵、七千步兵正严阵以待,只等待命令出击。
然而眼下看来,似乎并无敌人现身的迹象。
……
“将军,此刻敌军全数集中在新郑城里做最后顽抗,今日怕是不会遇到敌人了。”屠睢对赵祁说道,“看来这次攻克韩都的大功,咱们是无缘分了。”
章邯也叹息道:“确实遗憾啊!对我们这些军人来说,战功可是一切晋升的凭依。”
此役围攻韩都,本该是个绝佳立功机会,故先前制定战略时,无数万人将激烈争抢此任务。
而如今赵祁所领之部队,仅仅是在新郑周边巡弋,自然与这份荣耀擦肩而过。
“很失望?”赵祁看向两位副将,唇角微微翘起。
“确有些……眼看着功劳摆在眼前却得不到,怎能不懊恼呢。”屠睢老实答道,眼神里写满失落。
章邯同样点头附和,目光里流露出不甘的情绪。
“不用担心,此次我们立下的功劳,会远超过那些参与攻城的同僚。”
赵祁自信一笑,话语间充满了肯定之意。
“将军莫不是又在说笑?”
两人面露怀疑之色。
多日来,他们跟随赵祁在此巡查,专门选择在最靠近赵国的路上守候,好似在等待什么特殊的收获。
因为赵祁清楚,韩王必定不会死守新郑与秦军血战到底。
放眼诸国君主,能够如嬴政一般,甘愿为国家存亡拼尽一切的人几乎没有。
至于投降?
赵祁觉得可能性极低。
毕竟由高高在上的王者变成囚犯,非到了万不得已的境地,谁愿意承受这样的耻辱?
“唉,这个时代马鞍还不太合适,得把大腿夹紧才能稳住身形。
以后得研究一下骑战三宝才行,有了它们,我大秦骑兵战力必能大幅提升。”
看着自己的姿势,赵祁心里想着改进办法。
他知道未来骑兵的关键装备对增强战斗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此时此刻——
一匹快马奔腾而至,那是一名斥候。
“将军,我们在南侧密林中发现一小股敌人行踪。
潜伏观察后得知,并非韩军,而是来自赵国的军队。”他说着,敬候指示,“请问将军如何处理此事?”
“很好,果然不出我所料。”赵祁闻言,脸上浮现满意笑容,“终于轮到咱们建功的时候了,这功劳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攻城之战呀。”
赵祁紧握着霸王戟,大声下令:“章邯、屠睢听令!”
“末将在!”
两员将领迅速应答,神情变得郑重。
然而他们心底也开始泛起不安。
将军为何这般严肃?
莫非真有强敌逼近?
命令下达后,两人不敢多问,马上率领手下士兵奔向南方密林。
目光转移至密林。
这里是连接新郑王宫密道的关键地点。
各诸侯国君主的王宫一般都设有逃生秘道通往外界。
而在密林中,有一千多名赵国骑兵,在一位赵将的带领下静静地等待着。
看这些赵兵,个个身穿红甲,除长矛外背后还携带着弓箭。
显然,这是一支精锐的胡服骑射之军。
在当前这方天下的骑兵队伍中,最强并非秦军,而是赵国骑兵,因当年赵武灵王改革学习游牧民族骑射技术而成名。
就在他们等待时,密林内的一个山洞口,韩王带着宗族成员和上千亲卫缓缓走了出来。
“韩王。”
“外臣扈辄早就在下等候了。”赵将连忙抱拳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