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此时,一位内廷太监谨慎地踏入宫殿,弯腰躬身而入。
“什么事?”嬴政连头都没抬,便带着威压开口。
“回大王。”赵高恭敬地弯着腰,“雍城大营传来蒙恬将军的奏报。”
“蒙恬啊……”嬴政唇角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确实很久没见了。”
说罢,他转过身来,抬手示意。
赵高立即快步上前,将手中的竹简双手呈上。
嬴政接过竹简后,又对赵高说道:“去传李斯、尉缭、郑国、冯去疾、王翦和蒙毅进殿见孤。”
“是。”赵高微微一礼,随即低眉退出大殿,在君王面前始终保持着恭顺的态度。
待赵高离开之后,嬴政展开竹简略一浏览,嘴角缓缓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倒是挺有趣。”
接着,他低声自语道:“从商鞅变法至今,我大秦军制代代相传,却从未有过新兵闯入警戒区之事。
这个叫赵祁的新兵竟敢带领他人冲入老兵区域,并成功还击,这还真是头一次见。”
“更难得的是,年纪轻轻竟能单枪匹马撂倒十名百战老卒,还能因此升任百夫长……不愧能被蒙恬专门以奏章表彰。
希望这不是个平庸之辈。”
“也罢。”嬴政语气微顿,“我正要对列国用兵,军中若有些活力也是好事。
希望蒙恬的眼光没错,这小子日后真能为大秦立下功勋。”
片刻沉吟后,门外传来脚步声。
数人穿戴整齐的官服来到殿前——
“启奏陛下,王翦等大人已至。”赵高在殿外躬身行礼。
“让他们进来吧。”嬴政转身轻喝一声。
门开间,众臣鱼贯而入。
嬴政瞥了一眼站在门口处侍立的赵高,挥挥手示意。
赵高心领神会,立刻关紧殿门。
“吾等叩见大王。”群臣齐跪拜礼。
“罢了,免礼吧。”嬴政点点头。
“深夜宣召几位爱卿前来,所为何事?”其中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将领忍不住出声问道,眼中满是期待之情。
此人正是当朝上将军——王翦。
“郑国。”嬴政未急于答复,而是侧目看向人群中的一位老人。
“臣在!”郑国道。
“关中的大渠工程进展如何?”嬴政追问。
“禀大王,大渠运作顺畅,黄河水源源源不绝。
眼下关中连年丰收,已成为我大秦的重要粮仓,军队粮饷供应完全无忧。”郑国应答。
“那么,冯爱卿觉得目前我大秦粮食储备如何?”嬴政目光流转至冯去疾。
“回大王,近年国内局势平稳,无暇顾及山东诸国战乱,库存粮食足以支持百万大军作战两年以上。”冯去疾毫不犹豫地回应。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嬴政再次看向另一位大臣李斯:“军械与武器装备准备如何?”
“启奏大王,物资充沛,兵刃革新锐利,足够供大秦横扫宇内使用!”李斯抱拳答道。
最后,嬴政转向威震四方的大将军:“上将军,如今我大秦到底有多少可战劲旅?”
王翦朗声回应:“雍城有三十万雄师;蓝田另有三十万雄师驻扎;还有三十万守卫函谷关一线,随时准备策应四野。
只需王下一令,百万锐卒即刻奔赴沙场为大秦效力!”
听完众人汇报,嬴政的气势愈显凌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