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时间均是农历时间……)
(书中的大唐是另一个平行时空的大唐,贞观年间,皇子们的封号经常变。另外,脑子寄存处。)
大唐,贞观二年,阳春三月。
长安,蜀王府。
“轰隆隆”天边惊雷响起,乌云渐渐压了下来,“咔嚓”天空的闪电出现,淅淅沥沥的小雨飘撒下来。
这两天,蜀王府里颇不平静,各种小道消息也在悄然滋长。
“梁王李愔前来蜀王府里玩耍,蜀王陪同梁王游玩时,掉入湖里,救上来后昏迷不醒,迄今生死不知?听说是被梁王一脚踹入湖里。”
“什么?被踹进湖里?这是谁在胡说八道,梁王不过八岁,能踹人下水?”
“后来证实是梁王上树玩耍,不慎掉了下来,当时只有蜀王离他最近,跑上去抱住他,梁王安全了,蜀王就入水了”
。。。
小道消息刚刮起,一批内侍和侍卫便被分别请到内侍省和监门卫。
听说里面开始分开审核,要确认蜀王为何入水?
消息传来,内侍走路都夹紧双腿,侍卫集体成泥塑木雕状。
府里氛围极为压抑。
一处床榻上,一位俊逸少年昏迷躺在床上,已是两天,脸色惨白,呼吸若有若无。
床前坐着一位美貌妇人,大唐李二皇帝的淑妃杨氏,看着已经昏迷两天的儿子李恪,此时凄婉欲绝。
床下跪着一名八岁孩童,一脸的惫赖状,正是杨妃所生二子李愔。
此时府里所有内侍仆尽役皆悄然无声,只有一众太医在忙碌着。
良久,为首太医清咳了一声,对着床着的美貌妇人说道:“淑贵妃,已经给蜀王殿下灌下汤药,又用了针灸刺激汤药效果,估计二刻钟内会有结果。”
杨妃站了起来,声音嘶哑地道: “辛苦龚太医,辛苦诸位了。”
说完坐回床前不再言语,只是眼睛盯着自己的儿子,看他是否能醒过来。
时间一点点 过去,二刻钟快要到了,杨妃看眼前的儿子竟是毫无动静,转头看向小儿子李愔,又看看大儿子李恪,眼神中竟然出现一丝疯狂。
__________
立政殿。
被誉为千古一帝的李二此时疲惫地放下朱笔,终于批完了今天 的奏折。
想起这两天三子李恪病倒床榻,生死不知,不由有些阴恻恻地问道:
“查清楚了,可是那逆子一脚把恪儿踹进湖里的?”
内侍王福连忙上前:
“回禀陛下,梁王殿下当时从树下掉下来,蜀王殿下跑去接住他,接住了梁王,自己却被撞进了湖里。”
“哼,这逆子,现在恪儿怎么样了?”
“此时御医应该已经施展药灌之法,不知蜀王殿下是否已经醒来。”
“这逆子,整天爬树摸鸟,从树上掉下来,哼,怎么没摔死他?”李二脸现憎恶状,接着说道,“这些内侍护卫先都关起来吧。”。
王福心里一颤,点了点头。
李二言罢缓缓站起身,往蜀王殿走去,王福连忙跟上。
“陛下驾到。”
蜀王府离太极宫不远,李二不多时已是驾临。
杨妃听闻,顿时一惊,眼神恢复清明,连忙上前见礼。
“臣妾见过陛下。”
李二一挥手:“无须多礼,恪儿怎么样了?”
杨妃摇摇头,满目哀伤。
李二脸色微沉,大步往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