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早晨,松市的天空格外晴朗,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杨彦秋躺在床上,眼睛盯着天花板。
“秋秋,起床了!”刘玉莹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一丝催促。
杨彦秋翻了个身,懒洋洋地应了一声:“知道了,妈……”
她慢吞吞地从床上爬起来,走到衣柜前,挑了一件粉色的连衣裙穿上。
镜子里的她看起来精神了不少,她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走出房间。
刘玉莹已经准备好了早餐,桌上摆着豆浆、油条和几样小菜。
她看到女儿出来,笑着说道:“秋秋,快点吃早餐,吃完我们就要去爷爷奶奶家了。”
杨彦秋坐下来,拿起油条咬了一口,眼睛却盯着手机屏幕,手指不停地滑动着。“妈,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啊?”
刘玉莹看了看时间,说道:“吃完早餐就走。”
吃完早餐,刘玉莹带着杨彦秋出门,开车前往杨德源和陈小英的家。
一路上,杨彦秋坐在后座,手里捧着手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滑动。
刘玉莹从后视镜里瞥了他一眼,皱了皱眉,语气略带责备:“秋秋,别老玩手机了,对眼睛不好。”
杨彦秋头也不抬,敷衍地“嗯”了一声,手指依旧在屏幕上滑动。
刘玉莹叹了口气,心里有些无奈。
车子驶进公婆家的小院时,院子里已经停了几辆车。刘玉莹停好车,杨彦秋这才收起手机,懒洋洋地下了车。
刘玉莹从后备箱里拿出准备好的礼物,递给杨彦秋几袋:“拿着,别空着手进去。”
杨彦秋接过袋子,跟在刘玉莹身后,慢悠悠地走进院子。
杨德源家是早年农业局分配给职工的福利房。
虽然岁月在小院的墙角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但院内却依旧整洁有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杨德源和陈小英的家位于早年农业局分配的独门独院小区里。
房子是两层的小楼,院子不大,但种满了花草,显得格外温馨。
一楼进门是一个宽敞的客厅,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角落里摆着一架老式的缝纫机。
客厅旁边是餐厅,一张圆形的红木餐桌占据了大部分空间。
厨房在餐厅的后面,面积很大,足够四五个人同时忙碌。
厨房旁边是一间小书房,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书桌上还放着一台老旧的台式电脑。
一楼还有一间大卧室,是杨德源和陈小英的房间,布置得简单而温馨。洗手间在楼梯旁边,干净整洁。
二楼原本是三房一厅,但杨德源和陈小英把它改成了四间大卧室,每间都配备了衣柜和书桌。
洗手间在走廊的尽头,装修得现代而实用。
杨德源和陈小英不太原因跟儿子媳妇一起住,大家生活习惯不一样,互相都有看不惯的地方,干脆各住各的,可以避免不少矛盾。
再加上,在自己家里住着舒适自在,想干什么都不用考虑儿子儿媳的感受,更不用看儿媳的脸色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