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何雨柱,今年16岁,家在南锣鼓巷95号院,有三间大屋。有个轧钢厂食堂的工作名额,不过目前年龄还没到,还没法进厂。”
“反正还有两年才能进厂,我打算把这个工作机会让给女方,反正以我的厨艺,到时候找个工作还是很容易的。”
“我家里父母不在,父亲每月会寄钱回来,有个妹妹,平时有邻居帮忙照顾。”
“你这种情况还是很少见的!”王媒婆心里有些震惊,他震惊的并不是陈平安十六岁就要找婆姨。
这年代早结婚很正常,大不了就是先摆酒席,等到了年纪再领证。甚至到二十一世纪,在一些乡村,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是这年头愿意把工作机会让给女方的可不多见。
“以你的条件,配秦淮茹还是绰绰有余的,你这事包在王姨身上,王姨保证给你办的妥妥的。”
陈平安思索了一下,问道:“我们院的贾张氏昨天是不是来过王姨这里。”
“确实有这个事,这贾张氏昨天就拿着十个鸡蛋就让我帮他儿子说媒,可是小气得很!”
陈平安有些好笑的说:“王姨可能不知道,这贾张氏在我们院是出了名的自私自利、蛮横泼辣,精于算计且不要面皮,动不动就撒泼打滚。”
“自己吃的脑满肠肥,膀大腰圆,都快胖成一个球了,他儿子饿的细胳膊细腿的,感觉一阵风就能吹倒。”
“还要麻烦王姨给他找一个厉害能管住她的媳妇,不然到时候肯定被她欺负。”
看在两条大鱼和十块钱的面上,王媒婆爽快的答应了陈平安的小要求。
陈平安又去卖完鱼后,哼着小曲,乐滋滋的回到家里。
晚上,中院,易家。
陈平安将自己要相亲的事跟一大爷夫妇说了一声,易忠海虽然有些震惊陈平安这么早就想着要结婚了,但心里也不感到奇怪甚至有些小惊喜。
“这柱子结婚了以后,不是更方便以后给自己养老了!”
于是易忠海当即表示:“何大清如今已经不在四九城了,如果相亲能成的话,到时候酒席你一大爷来给你办了。”
自从上次和陈平安谈过后,易忠海仔细想了想一天后,觉得陈平安说的很对,再多的算计,也比不上真心地交往,决定以后对柱子还是来拿真心换真心。
何况这三四年收徒贾东旭,易忠海也是看出来了,贾东旭性格也是随了贾张氏,自私自利。
领悟能力差还不用心学,自己用心教了好几年,如今还只是个一级工,一个月二十七块五的工资,到老能不能达到四五级都难说。
拉低了整个车间的成品率,简直都快丢尽了他易忠海的老脸,车间里已经有好多人有意见了。
只是碍于自己高级工的威视,不敢直接说罢了。
“好啊,到时候就麻烦一大爷了,结婚的时候,一大爷你可以宣布以后就由我给你养了。”
“不过我这边还有点事可能需要麻烦一下一大爷您,是这样的,我今年十六,还要两年才能进厂顶替我爸食堂的工作。”
“并且我还打算读大学,到时候又要四年才能毕业。我打算把自己的工作让给我以后的媳妇。”
“到时候一方面家里能多些收入,另一方面我毕业后,学校也会分配工作。”
“行,这事简单,到时候我找一下后勤部主任”易忠海点头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