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离这儿最近的城市叫什么名字?”
沈笛勉强压住心里的翻江倒海,急声问道:“是叫梧桐的桐,观察的观吗?”
大哥拽着还想吃草的老黄牛,没顾得上回头,答道:“是啊,往北是吴宁市,往南就是桐观市,坐客车三个多点儿就能到。”
华夏、北方、桐观市,熟悉的语言和衣着打扮。
他早该想到的,世界上不会有这么多巧合同时发生,这儿根本不是传送阵意外进入的无魔位面,这分明是他老家,地球啊!
而且还是离他熟悉城市不远小村旁的一片山。
难道意外不止是意外?
穿越居然是往返票?
大哥热情善谈,摆弄好自家老黄牛,搭话问道:“小哥是哪里人,听口音不像我们附近的,是过来玩儿的吧?”
他自称姓李,和旁边略显沉默的女人是夫妻。
沈笛拿出之前想好的说辞,顺便跟两人拉起了家常,很快获悉了具体的年月日,这才发现,距离自己意外离开,居然只过了三年而已。
三年,时移世易。
一个本应该还没大学毕业的普通学生,转眼成了两百多岁的异族精灵。
虽然精灵180岁才成年,换算下来,说不定和第一段人生年龄持平,但已经过去的时间却无比真实,沈笛有些恍惚了。
李家夫妻是上山来收松塔的,近几年国家提倡退耕还林、保护生态,山上猎物虽然不能打了,但这些山货反而丰裕很多,只要肯往深处走,总能有不错的收获。
林子里没有路,老黄牛拉车比机动车更机动。
装满松塔的麻袋被塑料绳扎紧,鼓鼓一袋约摸上百斤,李大嫂力气弱些就牵着牛,李大哥一个人扛着麻袋装车,沈笛见状也不愿意干看着,就撸起袖子要帮忙。
“不用你不用你,你们城里孩子细皮嫩肉的,搬不动,别伤着了,放那儿我一会儿就装完,弄好带你下山。”
沈笛笑笑,也没反驳,而是直接上前,单手拽着一个麻袋用力一提。
都不用扛在肩上,那麻袋就像没重力似的,被他拎在手里。
左手又拽了一个,双手平举,就把麻袋轻松装了车,还顺便把之前车上的几个麻袋排排好,袋口朝里,更稳固。
老李夫妻目瞪口呆。
少年生的漂亮,细胳膊细腿儿的,一身黑衣服显得更是清瘦,怎么看都跟“强壮”俩字不沾边儿,怎么就能这么有劲儿?
难道是现在的小年轻营养太好了,藏力气?
有人帮忙,速度比预计的快了很多。
下山路上,三人都没坐牛车,而是李哥牵着缰绳,三人跟在车边徒步下山。林子里树桩杂草多得很,坐在车上屁股都得颠成八瓣儿。
常年在山里跑的夫妻俩很轻松,但沈笛背着个大包也跟的轻松就让他们俩更惊讶了。
“李哥,这么说今晚去城里的客车都没了,只能等明天早上?”
“对,去吴宁和桐观的车都是一天一趟,早上才有,回程的时候不走我们这儿,小沈你要是着急,村里也有车能送你去,就是价肯定不便宜,而且三轮车晚上走着也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