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可谓是依山傍水,有一个大型的码头,依靠州府的码头,也算是缓解了本县劳力的压力。但如此充足的水资源,也仅仅作为货物资源的运输,海里内含的其他鱼群种类,却无人涉及,更别说大量养殖形成产业链了。
王富贵以官方的名义,召集了本县的富商集资,在同到来的富商将现代社会分红的模式和名人效应吹说后,意料之外的,收集到了足够建10个海鲜罐头厂的银两。
有钱万事足,再多番寻觅,总算在距离码头不远的村子里,找了一处无人耕种的旱地。
此旱地由于靠海较近,属于盐碱地,种庄稼不易成活,久而久之村上的人便放弃耕种了。
王富贵先召集一批村民制作了一排四四方方的厂房,也是便于通风散热。
在厂房的建设,王富贵并未停下忙碌的步伐,目前玻璃制作还未被人发掘,而自己现代社会也并未了解玻璃制作原理,只能通过最原始的办法-陶瓷瓶,用于盛放海鲜罐头。
在慢慢的摸索海鲜罐头的配料、加工、高温灭菌、储存的实验中,所有的厂房全部安装通风完毕。也因为王富贵凡事亲力亲为,更是拉近了同百姓的距离。
由李秀秀和王母带头面试厂房里面的分拣工、配料小工等等,让厂房的所有操作人员不到两天则全部就位。
随着第一批海鲜罐头的出关,由户部牵头采购,让民间的商人嗅到了商机,大举踊至本县,采购一空。
至此,有了海鲜产业的带动,连带着带动了本县鱼产养殖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促进本县的经济发展,王富贵想起了现代社会的水泥产业,虽不知道具体的配料比例,但大体的原材料还是知道一二的,在本县征用了一批经验较为丰富的工匠。
经过了半年试验,总算是将水泥完全的研究出来,同沙土混合先将衙门所有的平地进行试验,确认效果可以后,立即八百公里加急呈报皇上。
皇上看到加急的急报,立即下令工部调集人手前往本县学习水泥配方,并全国推行。
随着本县经济的大力发展,本县已经大变样,整个街道平平整整,马车行驶而过如履平地;街道两边的商铺焕然一新全部都是整整齐齐的两三层水泥灌注的商铺,看起来焕然一新。
王富贵并未停滞止步不前的步伐,大力在本县推广女子学院,由李秀秀担任院长,推行男女平等的思想,让本县的女子地位大力提高。后面偶然从外邦人手里收获了番薯的种子,一经推广,直接被皇上任命为知府,原本州知府调任京城。
王富贵在征求了李秀秀的意愿后,并未继续生育小孩,两人将唯一的儿子壮壮养育成人之后,便回到了王家村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