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就进来,没事就滚远点儿!”
贾环恭恭敬敬道了声:“是!”
这才轻轻推门进去。
贾政坐在书桌前,手上拿着一本书在看。
听见门声抬起眼帘,一张还算俊朗的脸庞,显出几分冷冽与严厉。
“找我干吗?一天天的不学好,到处胡跑乱跑,再要掉进池塘里,看淹不死你!”
贾环赶忙弯腰低头,说道:“儿子不敢胡跑乱跑,只是……最近几天一直在屋里练字,没有字帖对照,总是练不好,所以……想跟老爷求一本字帖用用!”
“练字?你能坐在屋里一直练字?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吧?”
贾政冷笑一声。
贾环也不争辩,依旧低眉顺眼老老实实:“是,儿子以前不懂事,成日只顾玩耍不学好!
但是这次掉进池塘,儿子从死到生走了一遭,好像开了窍一样,突然意识到,从前老爷教训儿子,字字句句都是为了儿子好。
所以儿子就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好好练字。即便儿子不够聪明,考不出个秀才举人来,但最起码要知书达理,字也要写得不丢人。”
贾政万万没想到,这个素来顽劣惫懒的小儿子,居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再看他恭恭敬敬垂手侍立,跟从前站没站相坐没坐样的“猥琐粗糙”相比较,简直就是判若两人。
“你这话当真?”
良久,贾政又问。
“儿子不敢欺瞒老爷!”
“那你过来写几个字我瞧瞧!”
贾环赶忙走到书桌前,瞧见书桌上有研好的墨汁,是贾政看书记笔记用的。
贾环遂提笔蘸墨,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贾政“呀”的一声,将那张白纸拿过去,反反复复看了又看,这才抬起脸来,满脸惊诧看向贾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话你是从哪儿听来的?”
贾环一愣,暗想这句话不是出自《增广贤文》吗?
《增广贤文》好像是明代的呀,只是在清朝同治年间,被儒生周希陶重新编撰了而已。
难道在《红楼梦》这个虚幻皇朝里,《增广贤文》并未出现?
又或者在原版《增广贤文》里,并没有这句话,是后来周希陶加上去的?
“这话……是儿子自个儿琢磨,用以自勉的!”
贾环只能这样回答。
“啪”的一声,贾政伸手在桌上重重一拍,倒将贾环吓了一跳。
“好,有这一句话,即便我儿考不上秀才举人,也能名传天下了!”
贾环偷瞧一眼,却见贾政满脸兴奋,手上拿着那张纸,简直爱不释手。
“就这……就能名传天下?”
贾环小心翼翼问出一句。
“那是当然!”
贾政哈哈一笑,“这话虽然简单直白,却宛如洪钟大吕直击人心!最关键这是一句劝学词,一旦流传出去,必然成为满天下私塾学堂最响亮最常用的劝学名言!”
贾环呆了一阵,才又讷讷一句:“可是老爷,儿子不想名传天下呀!”
“为什么?”
贾政眼睛一瞪。
“因为……儿子是庶出啊!姨娘经常告诫儿子,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尽量低调内敛些,决不能抢了宝二哥哥的风头,更不能盖住宝二哥哥的光彩……”
“这是什么混账话!”
贾政大怒,又在桌上拍了一掌,“难怪你从前吊儿郎当总不学好,原来都是你姨娘教坏了你!”
“老爷,姨娘教我是为我好呀!”
贾环抬起头来,双眼含泪看着贾政,“可能在老爷心目中,嫡出庶出都是您的亲生儿!可是……
太太呢?老太太呢?何况这天下的规矩,本就是嫡出高于庶出,庶出决不能盖过嫡出的呀!
所以……老爷,儿子情愿一辈子跟在宝二哥哥身后,不想因为一时争了风头,让太太老太太心里不舒服!”
他这话说得十分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