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赵大富等人都没能走成,帮着苏云从仓库里面搬货物。
经过许妇的点拨,苏云像开了窍,降价打折捆绑赠送,各种花样齐出,幅度很小效果却惊人无比,十几个伙计记挂着每售出一件货物他们就多一点点提成,全都拼命的吆喝。
中午人群终于散了,许妇赵大富带来的货物除了七股的粗绳剩下一小部分,其他的竟然早早售罄,连苏云仓库里积压的货也卖了大半。
苏云让伙伴挂上打烊的牌,结算完货款后领所有人到隔壁的食铺大吃了顿。
赵大富挺着圆润的肚子赶着车,在城外的一个作坊停下。
许妇下车询问铁铺的东家什么时候可以回来,上次走的匆忙,只在铁铺定了一千斤的铁料就赶回去了。
再次来到这里,许妇准备和铁铺的东家谈合作的事情。得知铁铺东家归期未定,许妇留下苏家的地址和山村的名字,拜托伙计务必让铁铺东家联系她。
伙计点头应诺后,就从仓库搬出铁料,虽然不知道许妇用村子的名义买这些铁料干什么,但有赵大富这个村长做担保,铁铺伙计还是让两人登记后出了货。
付了十五金五银提走一千斤铁料,一行人赶夜路回村。
赵大富叫人把铁料卸进窑边的仓库内,留下儿子看着别让眼皮子浅的人顺回家。
次日,赵大富召集村民分钱,一百零六金分给几十户村民,每户多的十金少的不到一金,却没有人嫌少。村民们一年到头进项不多,大批量的竹制品昨天才开始编织,前天卖出去的东西只不过是练手的,真正挣钱的东西还没开卖。这次货款不多,苏云和许妇商议后没抽成,村民们纷纷夸少东家仁义。
分完钱,赵大富开始点名,心细手巧的人做编织工序,其他人被安排做前道。
村里开大会,陶瓷窑开小会,有了竹篾生计,年前陶瓷窑都不会烧窑,许妇才能占用一段时间。
山上的薯麻被砍得差不多了,现在祖宅的男人要去很远才能砍到足够两家人的薯麻皮,多少有点不划算。
许妇不得不重新分配两家的工作,也让两家人轻松一些。
草袋的生意被彻底放弃掉了,这个本身就是一个过渡的产物,清理麻烦易仿制,相信已经有商铺仿制了。
薯麻袋子除了印染工艺,做起来不难,最多明年就会有人种植,他们也就是占了山里野薯麻很多的利,不然想吃头利完全不可能。
许妇和周茹忙活了近一个月,既然自己跳出了踩绳机的坑,许妇怎么可能让儿媳妇自己做,儿媳妇伺候了这具身体三年,手里有了余财,脱离拮据的生活,许妇准备让儿媳妇做个全职妈妈,以后再让便宜儿子教周茹识字,免得便宜儿子混个一官半职后嫌弃媳妇。
手里的钱足以应付生活开支,许妇也不再急迫,开展了第二阶段搞钱大业。
生意甩给祖宅,许妇连分红都没要,只和赵大富提了一个条件,要两个大侄子和两个大侄媳妇帮工一年。
赵大富想都不想,直接答应,二嫂哪里是要人,分明是送钱给祖宅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