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浩、李墨飞、黄娅娅三人,将一堆堆现实的气候危机案例用可视化的现场系列报道,渐引起了一些媒体的关注。
然而,尽管如此,公众的反应依然不温不火,似乎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赵东浩和李墨飞的心中充满了挫败感。
坚守,坚持,坚定;不抛弃,不嫌弃,不放弃。
某天,李墨飞的手机突然响起。他拿起一看,原来是联合国气候大使苏薇。接上电话后,苏薇说:“李博士,我一直在关注你们的研究,尤其是你们最近发布的气候模型报告。也知道你们现在面临许多困难与阻碍,你们的努力让我很感动,也很钦佩。但是,应当改变方式。”
李墨飞的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他没想到,在这个他们最感到无力的时刻,竟然会接到苏薇的电话。她的声音仿佛一束光,穿透了他心中的阴霾。
“谢谢你,苏特使”李墨飞的声音中透出一丝感激,“我们确实在努力,但……现实比我们想象的更艰难。”
苏薇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我知道你们面临的是一场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这些都是气候变化议题中常见的阻力。但你们的数据和模型非常有价值,它们不仅仅是科学成果,更是未来行动的依据。”
李墨飞点了点头,尽管苏薇看不到他的动作:“是的,我们相信这些数据能够帮助更多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问题是,我们如何让这些数据真正发挥作用?如何让决策者看到它们的重要性?”
苏薇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这正是我想和你们讨论的。作为联合国气候特使,我希望能够与你们进一步合作,将你们的研究成果纳入全球气候行动的框架中。我们可以通过联合国的平台,向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公众传递这些信息。”
半个月后,苏薇的视频请求弹出时,李墨飞正在用放大镜比对陶罐裂纹与干旱模型。联合国总部大厅的穹顶投影在他身后展开,倒计时数字悬浮在老农的陶罐上方——距离格拉斯哥气候协定失效还剩771天。
“这是世行新开发的‘气候记忆库’。”苏薇将非洲妇女的汲水陶器与苏北老农的罐子并列投影,“你们采集的土壤样本正在日内瓦实验室做同位素分析,结果会嵌入第六次气候评估报告。”言下之意,李墨飞、赵东浩可能被邀请出席联合国气候会议。
黄娅娅注意到苏薇的耳坠是微型冰川模型,随着话语微微晃动:“我们想邀请农民参与《气候证人》纪录片……”
李墨飞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黄娅娅视频里的持陶老农,竟然受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邀请:“他只会说方言。”李墨飞脱口而出。
“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声音。”苏薇调出同声传译系统的方言模块界面,“联合国首次引入江淮官话翻译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