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工坊外不远处的学院。
现在的学子不止商水本地,蜀地也有大把的年轻人前来求学。
这全归功于明德学院现在每年都能培养出5~8名进士老爷,占整个蜀地将近一半。至于举人更是占整个蜀地大半。
这都是因为周衍不计成本,在全国各地持续不断挖人的结果。
现在学院的经义科,完全是最热门的科室。没点关系完全排不上,哪怕有关系,成绩不好也是旁听的命。
当然,只凭借经义科,也不会每年都有超过3000名学子前来报名。
毕竟现在的科举,都是那些有钱有权的人在玩。
能吸引如此多的人来,是因为还有一些实用科,从这些科室毕业的学生,在蜀地都是各家大商行抢着要。
周衍最看重的有两个科室,术数科、格物科。
术数科不提,大家都知道这是周衍的心头好。
格物科就是物理学的本土化称谓,在其中担任教习的都是对术数和物理有很深研究的大儒。
此个时代物理学的发展,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但不少有钱有闲的人对天地运行感兴趣,于是会自己在懵懂中自己研究。可惜朝廷没有引导,终究难以成事。
这些人或是被蜀地科研环境吸引,或是被周衍花大价钱挖来。终究是让周衍积攒了一批可供物理研究起步的科学家。
当周衍走进开会所在大厅时,术数科以及格物科的人已经都到了。
周衍走到主位,下方有人开口,“东家,何事如此兴师动众,可否快些说,我有个实验正到了关键时候。”
周衍见状,温和开口,“张教习有事可以去忙,我要说的并非急事,你稍后问下同僚即可。”
张教习闻言,连忙起身离去。随后又有几人出声要忙实验,周衍都放其离去。
李明远在周衍身后微微皱眉,周衍对此却毫不在意。
这些人可都是宝贝,要发展出改天换地的力量,可离不开这些人。
何况这些人大多本就有一定社会地位,有些还是朝廷退下来的官员,其中还有地位不亚于周衍的人。
若非这里有其理想中的科研环境,可请不来这些人。
周衍见再无人有事,开口说道:“在座诸位都是学究天人的大家,为追索世间运行规律所以来到这里。
来了这么长时间,想必对这格物学都理解颇深。大家都有什么感想。”
下面有人开口:“过去大家对世间运行的认识,都来自先贤猜想。
明德给了大家一个工具,让诸位可以通过实验与术数的结合,精准验证先贤与我们自己的猜想。
运用这种方法在我看来完全能做出不亚于‘文成公’心学体系的成就。”这是一位面容清矍的老人。
有人开口,语气略带犹疑:“就算此学非凡,能比肩‘文成公’吗?”
清矍老人语气有些狂热的开口道:“这种学说古来未有,这是解开宇宙奥秘的钥匙。只有它能让我们洞察微观世界的奇妙,探索宏观宇宙的浩瀚!
你们也见到了那些仪器,微观镜让我等见到佛祖才能得见的一叶一世界。
还有温度计、压力表、流量计......有了这些,我才第一次觉得世界真理就在眼前。”
......
周衍看着这些人热烈讨论,等声音渐渐降低,出声打断,“这格物学是一门渐进的、颠覆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