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事的时候已经一更天了,伸了个懒腰叫上身边的侍女,“该休息了,来陪老爷就寝。”
接下来的几天,周衍一直在赶宴会。与商水的地头蛇都混了个脸熟。找县令在周府附近批了一块地。因为计划要扩张,所以地皮就大了一点,足足有5亩,比县学还要大。
一个多月后。
商水县城的清晨,薄雾还未散尽,城东新修的“明德书院”门前已挤满了人。书院大门上挂着县令李德全亲题的匾额,黑底金字,笔力遒劲,引得围观百姓啧啧称叹。
“瞧这匾额,可是县尊大人亲笔!周大官人果然有面子!”
“听说周大官人是先天高手,一掌能劈开山门,难怪连县太爷都给他题字!”
“先天高手?那岂不是神仙一般的人物?难怪他车队那么气派!”
人群中,几个孩童挤到最前面,指着门前的石狮子嚷嚷:“娘,这狮子嘴里含的珠子是真的吗?”
“傻孩子,那是石头的!”妇人笑着拍了下孩子的头,“等你进了学堂,好好读书,将来也能像周大官人一样威风!”
辰时三刻,书院大门缓缓打开。周衍一袭月白长袍,腰系玉带,手持一柄折扇,缓步走出。他身后跟着五名先生,个个衣冠整齐,神情肃穆。
“吉时已到,开笔礼开始!”吴简高声宣布,声音洪亮如钟。
两名道童抬出一张紫檀供桌,桌上摆着文房四宝和一只青铜香炉。周衍上前点燃三炷香,恭敬地插进香炉,随后转身对众人拱手:“今日明德书院开张,承蒙各位父老乡亲厚爱。周某不才,愿为商水教化尽绵薄之力。”
话音未落,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几个富户老爷带头鼓掌,脸上堆满笑意:“周大官人高义!”
开笔礼毕,吴简带着几名侍从——这是这些天为学塾招募的杂役,端出一盘盘毛笔,笔杆上刻着“明德书院”四字。他朗声对围观的孩童说道:“今日书院开张,凡来观礼的孩童,皆可领一支笔,愿你们勤学苦读,将来光耀门楣。”
孩子们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领笔。一个小男孩握着笔,兴奋地对母亲喊道:“娘,我有笔了!我也要上学!”
妇人抹了抹眼角,连连点头:“好,好,娘这就去给你报名!”
茶摊上,几个老汉凑在一起,低声议论:“周大官人这学堂,束修才十条干肉,比县学那儿便宜多了!”
“可不是?听说还教算盘和契约写法,我家小子学了就能帮我看账!”
不过也有人说,“便宜归便宜,不过我可不会叫我家小子来上学,半大小子正是能干活的时候,怎么能来这浪费时间。”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时,一顶青布小轿停在书院门前。县令李德全掀开轿帘,笑容满面地走出来:“周先生,恭喜恭喜!明德书院开张,可是咱商水的一大盛事啊!”
周衍连忙迎上前,拱手道:“县尊大人亲临,蓬荜生辉!请入内用茶。”
李德全摆摆手:“不必了,本官还有公务。只是来送一份贺礼——”他挥了挥手,两名衙役抬上一块红布盖着的匾额。
开张仪式结束后,书院门前依旧热闹非凡。富户们争相为子女报名,中等户和小商户也挤在接待桌前咨询实务班的课程。
周衍站在书院二楼的窗前,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唇角微扬。他知道,这座山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