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萧家一家都到了外祖家,萧宁夏也提前熟悉了下外祖家的情况。
他外祖父年轻时是镇上酒楼的掌柜,娶了在绣楼做女工的外祖母,后来酒楼意外发生火灾,外祖父为救东家残了一条腿,他就拿着东家奖励的100两银子带着妻儿重修了乡下老宅,又买了田地,从此就在村里定居。
他们一共生了两儿四女,赵小兰是最小的女儿。而且四个女儿中只有赵小兰将母亲的手艺学得最全,还比较受两老重视。其他的几个子女,就属三姨和她娘关系最好。
今天结婚的就是二舅家的小儿子,娶的是二舅母娘家村里的姑娘。
一大早,所有亲戚就都过来了,萧宁夏的娘在厨房帮忙,爹在外面帮忙招呼客人,两个哥哥不见人影,就剩她和小弟被放在一群小朋友当中,被几个大点的表哥表姐看着。
萧宁夏看着那群流鼻涕的娃,避之不及地躲到角落嗑瓜子,她可不想新衣服上被蹭上鼻涕口水。
吃席的时候,他们小孩被专门安排了一桌,大哥二哥也出现在了饭桌上,他俩一人看顾一个,挥舞着筷子给身后的萧宁夏和萧义河抢肉抢菜。
萧宁夏只知道大人抢菜厉害,没想到小孩也不逊色,幸亏两个哥哥给力,看见菜端上桌就每人夹一筷子在碗里,然后一边吃一边等着下一道菜,每道菜都只夹最开始的那一筷。
他们都是提前被萧宁夏叮嘱过的,一想到别人的鼻涕口水有多脏,萧家人对吃席的向往都少了许多。
一顿饭吃完,萧宁夏感觉自己都出汗了,也没出啥力,光看别人将筷子耍出刀剑的架势了,自己也跟着情绪激昂。
大人桌也陆续光了盘子,除了自家嫡亲的几个兄弟姐妹,其他亲戚和同村人吃了饭就各回各家了。
赵小兰他们总算闲了下来,冬天事少不急着回家,自家人也不用招呼,自己去找人唠嗑就行。
她就带着女儿去找她三姐赵小芳了,并将坐不住的小儿子交给稳重的大儿子带着。
“小妹,快过来!”赵小芳站在一间房门口,招手让赵小兰母女进来。
“三姨好。”萧宁夏主动问好。
“哎,夏夏又长高了,来,吃果子。”说着就将一小盘油炸的果子放萧宁夏怀里,让她抱着吃,然后就拉着小妹坐下来说话。
两人说着说着,萧宁夏就见她三姨红了眼睛,她仔细听了几句,才知道为什么。
三姨算是四姐妹里面嫁得最好的,婆家在镇上开了一家面馆,家里有点恒产。本来三姨一连生了两子两女,公婆对她还算好,但自从她家小儿子长开后,越长越像他爷爷,两老本来就宠溺两个儿子,这下就更偏爱小儿子了,把他宠得不知天高地厚,整天在胡同里招猫惹狗,几次打了人家孩子被找上门……
“明德也快十岁了,现在还被他奶追着喂饭,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我想管,他爷奶还拦着,这以后怎么办呀?”赵小芳说着用手帕按了按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