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伙夫在破败的村子里,寻了一个扁担,挑着两人仅有的衣物,和一布袋小米,三人随着乡亲走上了逃荒之路。
从朱仙镇往西的重镇依次是中牟、郑州,一路上逃散的乡亲有很多,有听说哪里的村庄善老爷开仓施粥,便去吃粥的,还有到圃田泽里找吃食,再也不回不来的。
姜伙夫手持木棍,挑着扁担,护着崔守贞和张玉凤。
路上发现有倒毙的,苍蝇哄天,众人用手捂鼻,惶恐躲避。
张玉凤吓的颤栗,用手捂着眼,崔守贞忙拉着她的手放到鼻嘴上:“妮儿,你多看看,看多了就不怕了。”
“老爷!让俺们进去,讨口吃的吧!”众流民跪在郑州城门口哀求道。
郑州城门紧闭,楼上有官兵喝道:“速速离开!再不离开就放箭了!”
一个守备官站在城墙上远眺,逃难的队伍稀稀疏疏,自东向西,荒道上如同涓流。
哀叹道:“这能救么?能救得过来么?”
旁边一副官司空见惯,道:“若进了城,感染了瘟疫,我等罪过,性命不保。”
流民仍在哀求,只见城头放箭,一时死伤流民四五人,众人惊呵,赶忙离开城门,继续向西逃去。
姜伙夫三人的一袋小米早已和上树皮煮食一空,走在郑州去往荥阳的官道上,正两腿打软,却见前面的难民突然跑动起来了!
“前面是怎么了?”
崔守贞慌问身边一个同乡。
“前面有粥棚!”
周围听了,无力中有了力气,拼命往前跑。
两人紧拽着张玉凤,也跟上前去。
有几百步,只见几个工棚连着,棚前旗杆上悬着一个店招,上书:保民社。
棚里有持刀枪的兵丁警备着,棚里有几个中年男女,正围着几口大锅,给流民打饭。
里面赫然有商队主事张国忠、护卫队周怀武,协同周记郑州分号掌柜胡世用及其他几个伙计,被派驻到这里为流民续命。
开封到郑州将近百里,这一路走来,众流民必将食尽。
许多流民都倒在了郑州至荥阳地界,再不能往西走。
棚前已聚集了一百多人,周怀武喝道:“排队领饭,闹事不听者捆住扔到沟里。”
饥民中再有心恶之徒,如今都走不动,哪里有精神闹事,只是为了先抢到饭吃而已。
众人乖乖听命,排队焦急的等饭,闻着粥香,头都发晕。
姜伙夫拉着二人走上前。
张国忠问:“你们是一家?”
姜伙夫愣了一下,赶忙道:“是!是!”被发了三碗浓粥喝了,又让去别的棚领了一袋吃食,是红薯干。
这布袋是褡裢,能扛在肩上,装的不多,也就够吃到下一站。
众人喝了浓粥,吃了点咸菜,又到旁边水缸里舀点凉白开喝,补充了盐、水,歇息片刻,被赶到继续上路。
“此处只能吃一顿,不能多吃,继续往西走,还有粥棚!一直到巩县!那里有饭吃,有衣穿,有工作,有钱赚!”
流民们听了,不管是真是假,只看这些人能施粥的份上,也必是不会哄骗自己,即便是人牙子,也无所谓了。
心中燃起了希望,脚步也不由的加快。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