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袭,字子绪,是颍川定陵人。他的曾祖父杜安、祖父杜根,在前世都非常有名。杜安十岁时就在乡里有了名声。十三岁时进入太学,被称为神童。他善于识别人才,清高绝俗。洛阳令周纡多次拜访杜安,但杜安常常躲避不见。当时很多贵戚仰慕杜安的高尚品德,常常给他写信,但他从来不拆开看,而是把信凿壁藏起来,以防后患。后来这些给杜安写信的贵戚果然犯了大罪,官府追捕与他们有交往的人。官吏来到杜安家,杜安把墙拆开,拿出信件,信封还是原样,当时的人都称赞他考虑长远。三府同时征召他,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宛令。在此之前,宛城有一个报仇的人,前任县令不忍心治他的罪,准备和他一起逃亡。县里的豪强告发了报仇者的藏身之处,官府把他抓了起来。杜安非常痛恨这种行为,到任后就把这个人杀了,尸体在街头示众。他害怕上司追究,就自己辞了官。后来他被征召任命为巴郡太守,他以身作则,用礼仪教化百姓。
他因病死在任上,当时他的衣服很单薄,棺材没有上漆,他的儿子亲自赶车。州郡的人都认为他很贤能,为他立了碑。杜根被举荐为孝廉,任命为郎中。当时和熹邓后临朝,外戚横行霸道,安帝长大后,邓后还不肯归政。杜根就和同时期的郎官一起上书直谏,邓后非常生气,把他们抓起来处死。被杀的人都被装在绢袋里,在殿上摔在地上。执法的人因为杜根德高望重,而且事情是出于公心,就悄悄地告诉行刑的人不要用力。杜根被摔后,因为摔得轻,还有一口气,但他闭着眼睛一动不动。三天后,他偷偷地爬起来逃走了,逃到宜城山中,给一家酒店当客人,一住就是十五年。酒店的主人知道他很有才能,对他很尊敬。邓后死后,安帝以为杜根早就死了。后来因为杜根等人忠心耿直,安帝下令天下,寻找被处死的人的子孙。杜根这才出来,被征召到公车,任命为符节令。有人问杜根:“当年你遭受灾难,天下和你同类的人不少,你为什么自己受苦这么多年?”杜根回答说:“在人世间活动,不是可以绝迹的地方。如果被发现,祸患就会牵连到亲人朋友,所以我不那样做。”他后来被提升为济阴太守,他以德行谦让为政,当地的风俗得到了改变。他七十八岁的时候寿终正寝,他的棺材没有上漆,用平时的衣服装殓。地方官员上任后,常常先到杜安、杜根的墓前祭拜。
杜袭为了躲避战乱来到荆州,刘表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他的同郡人繁钦多次受到刘表的赏识,杜袭劝他说:“我之所以和你一起来到这里,只是想暂时隐藏起来,等待时机再展翅高飞。难道说刘表会成为平定天下的主人,而让我们这些有才能的人归附他吗?如果你不断地显示自己的才能,那就不是我的同类了。我将和你断绝关系!”繁钦感慨地说:“我愿意接受你的命令。”杜袭于是向南来到长沙。
建安初年,曹操迎接天子定都许昌。杜袭逃回故乡,曹操任命他为西鄂长。西鄂县靠近南边边境,盗贼横行。当时的地方官吏都把百姓聚集在城里,不能从事农业生产。田野荒芜,百姓贫困,仓库里空空如也。杜袭知道自己深受百姓的爱戴,就让老弱病残的百姓到田里去种地,留下强壮的男子守城,官吏和百姓都很高兴。正赶上荆州派了一万步兵和骑兵来攻打西鄂城,杜袭把县里能够抵抗的官吏和百姓五十多人召集起来,和他们约定誓言。那些有亲戚在外面想回去照顾的人,任凭他们离开。大家都叩头表示愿意以死相拼。于是杜袭亲自拿着弓箭和石头,率领大家奋力抵抗。官吏和百姓都很感激他,都愿意为他效力。在战场上杀死了几百敌人,而杜袭的部下死了三十多人,剩下的十八个人都受了伤。敌人攻进了城,杜袭率领受伤的官吏和百姓突围出来,几乎都死光了,但没有人背叛他。他把流散的百姓收拢起来,转移到摩陂营,官吏和百姓都愿意跟着他,就像回到了家一样。
司隶钟繇上表推荐他担任议郎参军事。荀彧又推荐了他,曹操任命他为丞相军祭酒。魏国建立后,他担任侍中,和王粲、和洽一起被任用。王粲知识渊博,记忆力强,所以曹操外出游玩的时候,他常常骑马陪伴在身边。但他受到的尊敬还不如和洽、杜袭。杜袭曾经单独拜见曹操,一直到半夜。王粲性情急躁,坐立不安地说:“不知道曹公和杜袭说什么呢?”和洽笑着说:“天下的事情难道能说得完吗?你白天陪侍曹公就够了,还在这里急得什么劲?难道你也想这样吗?”后来杜袭兼任丞相长史,跟随曹操到汉中讨伐张鲁。曹操回去后,任命他为驸马都尉,让他留下来统领汉中的军事。他安抚百姓,开导他们,百姓们愿意迁徙到洛阳、邺城的有八万多人。夏侯渊被刘备杀死后,军队失去了主帅,将士们惊慌失色。杜袭和张合、郭淮一起统领军队,暂时让张合担任统帅,以稳定军心,三军于是安定下来。曹操回到东方后,要挑选一个留府长史,镇守长安。主管这件事的人挑选的人大多不称职,曹操下令说:“放弃骏马而不骑,为什么还要到处寻找呢?”于是任命杜袭为留府长史,驻守关中。
当时将军许攸拥有自己的部队,他不归附曹操,而且出言不逊。曹操非常生气,准备先去讨伐他。大臣们纷纷劝说:“可以招抚许攸,和他一起讨伐强大的敌人。”曹操把刀横放在膝盖上,脸色很难看,不听大家的劝说。杜袭进去想劝说,曹操迎着他说:“我的计策已经定下来了,你不要再说什么了。”杜袭说:“如果殿下的计策是正确的,我正要帮助殿下完成它;如果殿下的计策是错误的,即使已经定下来也应该改变。殿下阻止我,不让我说话,这是多么不尊重我啊!”曹操说:“许攸出言不逊,怎么能放过他呢?”杜袭说:“殿下认为许攸是什么样的人呢?”曹操说:“一个普通人。”杜袭说:“只有贤能的人才能知道贤能的人,只有圣人才能知道圣人,普通人怎么能知道不平凡的人呢?现在是豺狼挡在路上,而殿下却先去攻击狐狸,人们会说殿下避强攻弱,进攻不算勇敢,后退不算仁义。我听说千钧的弩箭不会为老鼠而发射,万石的钟不会因为小草的碰撞而发声。现在小小的许攸,哪里值得殿下劳神费力呢?”曹操说:“好。”于是他厚待许攸,许攸立刻归附了。当时夏侯尚和太子关系密切,情谊深厚。杜袭认为夏侯尚不是益友,不值得特别对待,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曹操。曹丕开始很不高兴,后来才醒悟过来。这些事都记载在夏侯尚的传记里。杜袭性格柔和,但不被人侵犯,都是这样的事情。
曹丕即位后,封他为关内侯。等到他即位为皇帝后,任命他为督军粮御史,封他为武平亭侯,又改任督军粮执法,后来进入朝廷担任尚书。明帝即位后,他被提升为平阳乡侯。诸葛亮出兵秦川,大将军曹真统领各军抵抗诸葛亮,杜袭被调任为大将军军师,他把食邑分出一百户,赐给他的哥哥杜基关内侯的爵位。曹真死后,司马懿代替了他的职位,杜袭又担任军师,增加食邑三百户,加上以前的共五百五十户。他因病被召回,任命为太中大夫。他死后,被追赠为少府,谥号为定侯。他的儿子杜会继承了他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