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我倒是想,可是我听说,我三婶家的二闺女,不是嫁到我娘家那个村子里了吗。”
“这事不用你说,我们也知道。”
“就是,难道他们家的二闺女,一天什么活都不用干,就能绣上三五个?”
“怎么可能,听我娘家弟妹说,三婶家的那个二闺女,也就是我孩子他爹的堂妹,在等闲的时候,一天能绣两到三个帕子。
我就在想,哪怕她不如顾家那位,一天至少也能挣二三十个铜板。
不说一年到头了,就说铺冬以后,到来年开春春种,这短短的三四个月的时间,那也是能挣上几两银子。你们说呢?”
“别说,还真有可能。”
“我倒是没有想起这一茬,就是觉着王氏她那几个闺女,听说自小就跟顾家那位学过一二。
如果真如你所说,她们姐妹一天都能绣两三个,那一年下来确实能挣不少的银子。
而她们挣的银子,哪怕需要交给婆婆一部分,剩下的留作私房,恐怕也不在少数吧?
而且王氏的女儿都嫁人好几年了,这么说来,她那几个闺女手中有不少的私房,比咱们的腰板硬。”
“你说的这个我不太清楚,我就是听我那个弟妹说,我们家的这个堂妹,去年婆家分家后,人家立马盖了五间砖瓦房,想来她那绣活能卖不少钱。”
“我的乖乖,都盖起了砖瓦房,还真是厉害!”
“确实厉害,这么一想,咱们那个时候怎么就不把家里的闺女送到顾家,让跟着顾赵氏学绣活呢?
现在再看看王氏,还是王氏会拍马屁。”
“唉,谁说不是呢?
不过,你们说,咱们没有把闺女送到他们家学刺绣,那能不能把家里孙女送过去呀?
反正顾家的婆媳俩在家里也没事,整天不是绣帕子,就是绣荷包,带带咱们家里的孩子,想来问题也不大,你们说呢?”
“这事,恐怕不太好办吧。”
“不好说,你们几个人觉着呢。”
“别说,这事我们当然也想呀。”
“就是,就怕这事不是咱们想想就能行。”
“还真是,谁不知道顾家那个赵氏从来都不按常理出牌,这冷不丁的把家里的孩子送到他们家学绣活能行!”
“对呀,这事不太好办呀!”
“还真不好办!”
一时间听到这话,大家伙也不知道该怎么说,直到过了好一会,有人提议道。
“不管行不行,咱们等会去问问王氏,她跟顾赵氏关系那么好,托她问问顾赵氏难道还不行吗?
说到底,她王氏还是我们老孙家的人,难道还不帮我们老孙家的人?”
“对呀,我们跟顾家那位说不上话,不是还有王氏吗?
说到底,王氏可是咱们孙家人,既然是孙家人就没有不帮咱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