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想送有瑕疵的东西。
这事是他在家里跟赵小红商量好的,工作结束他们总的感谢一下。
乡下带来的那点东西他们总觉得拿不出手,城里哪里能缺了那点吃的。
“小江啊,说啥呢?”
吴江没想到苏巧莲这么快就下来了,一时有些不知道咋说。
“王奶奶,我,我想买点细棉布送给表姨,算是给孩子的一点心意。”
“你这孩子,你在你表姨家还客气啥,家里什么都不缺,别瞎花钱。
你们分家出来,正是需要钱的时候,钱得他在刀刃上,知道不?”
苏巧莲一边说着话,一边不容他拒绝的拉着他往外走。
回到家里,吴江屋子里的东西在早上上班之前已经收拾好了,提上随时能走人。
苏巧莲也收拾了一包东西,包子馒头,家里炸的鱼段,肉丸子,小酥肉,每样都不多,够过年添个菜的。
胡惠知也回屋里拿了不少东西出来:“小江,这一包是给你外婆的膏药,让她按时贴,还有一小包止疼药,告诉她,除非疼的受不了了吃个半粒,千万别多吃,会有依赖性。
还有这个包袱里是用旧衣服改的棉衣棉鞋,给小杰的,多大的小孩了,不好一直光屁股在外面跑。
一到冬天我看好多小孩光着脚在外面跑,脚底板开裂流血不成样子,千万别让小杰冻出毛病来。
跟小红说,别舍不得这点东西,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这两个暖水壶是我屋里换下来的两个旧的,你们留一个,另一个送去给你外婆,冬天喝口热水方便,小红过完年生孩子,晚上想喝水总不能半夜起来烧。
我上午打电话跟表哥说过了,让他到点去公社车站接你,不然这么多东西你拿回去太费劲了。”
吴江本就是的不善言辞的人,王家对他的好是他这二十来年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好像自从能跑能跳,作为家里的老大天然承担起照顾下面弟妹的责任。
再大一点要跟着大孩子打猪草,去地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挣工分。
十二三岁的年纪就能跟大人挣一样的工分,足够养活自己。
这么多年除了跟小红结婚后,在吴家,爸妈从来没有为他们这么考虑过。
分家也相当于净身出户把他们一家三口赶出家门,隔了几层亲戚关系的表姨和她婆家却从来没有嫌弃过他们。
有好事第一时间想到他,而不是关系更近一点的赵家,他知道表姨是看在小红的面子,知道他们日子不好过,但最终受益的是他们这个小家。
一个大男人蹲在地上哭鼻子抹眼泪,虽然很不好意思,但他真的忍不住。
北风萧萧的冬天,吴江的心火热,一点感受不到寒冷。
这个冬天不一样了!
苏巧莲骑上三轮车把吴江送到车站,亲眼看着车子驶离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