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 第280章 太子不在京城,崇祯怎么也不上朝了

第280章 太子不在京城,崇祯怎么也不上朝了

一想到崇祯,李邦华又有些头疼起来。

因为距离朱慈烺离开北京去往宣府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在这半个月里,崇祯居然没上过一次早朝。

他先是在京城外的道观待了十天左右,据说是在那里求仙问道。

之后虽然回宫了,不过一回来就一直待在后宫,同样没有上朝。

哪怕有朝臣求见,崇祯也从不搭理。

这让大臣们忧心忡忡。

大家都在猜测皇帝这是怎么了?

怎么太子一离开,皇帝就不上朝了?

是身体不适,还是真的只想求仙问道?

但好在京城还有内阁处理政务,所以暂时没出什么乱子。

内阁的大臣们每日都在忙碌着,处理着各种繁琐的事务,尽力维持着朝廷的正常运转。

犹豫一下之后,李邦华打算先去找内阁商量此事,因为他担心自己也见不到崇祯。

紧接着他二话不说,直接将奏疏揣在怀里,然后直接奔着皇宫而去。

一路上,他的心情格外沉重,脚步也显得有些急促。

他不知道内阁的大臣们会做出怎样的决定,也不知道这件事最终会如何收场。

与此同时,内阁值房之内,四位内阁大臣正各自沉浸于繁杂的公务之中,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沙沙作响。

各种奏章、文书在他们面前堆积如山,仿佛一座座等待他们去攻克的山丘。

自打朱慈烺雷厉风行地对内阁进行了一番整顿之后,这内阁里的气氛,如今也是渐渐变得和谐融洽起来。

以前的时候,在这内阁之中,几位内阁大臣彼此之间都在明争暗斗。

空气中时常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微妙的火药味。

这就导致有时候连国家大事都会耽误。

可如今,情况已然大不相同。

虽说他们心底偶尔还是会闪过一些私心杂念,但比起从前那剑拔弩张、互相倾轧的模样,实在是好了太多太多。

即便在处理政务时,彼此之间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也会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探讨。

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借着意见不合的由头,肆意打压对方,搞得内阁里乌烟瘴气。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之前朱慈烺杀的人太多了.

然后他们就怕了!

他们害怕要是再搞党争的话,下一个死的可能就是他们了。

比如说什么内阁大臣位极人臣,之前的周延儒不也是位极人臣吗?

还不是说杀就杀了?

再真正强势的皇权面前,哪怕是位极人臣的内阁大臣,也是随时可以被‘处理’的角色。

此时的内阁,安静得仿佛能听见每个人的呼吸声。

几位大臣都全神贯注地埋头于手中的事务,唯有那偶尔传来的翻动纸张的细微声响会打破这份宁静。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因为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小太监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禀报道:

“诸位大人,兵部尚书李邦华李大人求见,说是陕西那边有重要军务,要和大人们商议。”

听到这话,正在专心致志批阅奏疏的薛国观率先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然后微微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道:

“陕西送来的军报?”

小太监赶忙躬身,小心翼翼地说道:

“李大人是这么说的,而且李大人看起来十分着急,想必是事情万分紧急。”

这话一出口,薛国观心中顿时“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深知陕西那边向来是局势复杂之地,如今李邦华如此着急地求见,必然是那边出了大事。

莫不是潼关丢了?

想到这里,薛国观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忙说道:

“快李大人进来。”

小太监听到这话,也不敢有片刻停留,立刻转身匆匆离开了。

与此同时,其他三位内阁大臣也纷纷放下了手中的笔,然后抬起头来,彼此对视了一眼,眼神中满是凝重。

他们都是心思聪慧之人,自然明白李邦华在这个时候突然来到这里,还带着陕西发来的紧急军报,肯定是陕西那边出了天大的事情。

要知道在如今这个之后,他们最为担忧的便是陕西出事。

因为陕西一旦有变,极有可能意味着李自成已经攻破了潼关,进而进入陕西腹地。

倘若真是如此,那么朝廷之前精心布局的针对农民军的战略将会瞬间化为泡影。

毕竟一旦李自成进入陕西,他既可以选择挥师北上,直逼山西,也可以选择南下四川。

而一旦他去了四川,那局势将会变得更加复杂棘手,想要再对付他,可就难上加难了。

就在众人各自思绪万千、胡思乱想之际,李邦华终于匆匆走了进来。

他神色匆匆,脚步急促,刚一踏入内阁值房便迫不及待地举起手中的奏疏大声道:

“诸位,快来看看!这是孙传庭刚刚从陕西发来的奏疏,说是李自成要投降!”

什么?

听到这话,四位内阁大臣顿时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惊愕之色。

不过他们倒不是因为李自成要投降这件事本身而感到惊讶,毕竟投降这事儿李自成都干过六次了。

他那反复无常的名声早已传遍天下,投降有什么好惊讶的?

真正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是,这件事为何要大费周章地送到京城来?

毕竟谁都知道,李自成这肯定是在诈降!

既然是诈降,直接无视不就好了?

然后继续该干什么干什么,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

即便朝廷之前曾下过圣旨,明确表示一定要接受农民军的投降,但这种事情也要分场合、看时机啊!

对于这种一眼假的事情,就算孙传庭假装没收到李自成的降表,然后继续按照原计划驻守潼关,也不会有人真的去怪罪孙传庭啊!

很明显,这几位内阁大臣此刻完全是一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模样。

或许在当下,他们确实不会因为这件事去责怪孙传庭,哪怕是崇祯或者朱慈烺知道了也是如此!

毕竟李自成确实没有任何信誉可言!

但是话说回来,谁能保证以后不会有人拿这件事大做文章,借此攻击孙传庭呢?

毕竟这可是抗旨大罪,轻则罢官、重则砍头!

当然,这些念头只是在他们脑海中一闪而过,并没有人仔细考虑这么做的后果。

随即下一秒,那封奏疏便被送到了薛国观手里。

薛国观也没有犹豫,直接就打开奏疏,然后快速地浏览了起来。

紧接着,薛国观的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因为李自成这次开出的投降条件,可谓是“诚意满满”。

他先是下令撤兵,然后又送了一万人过来作为投降朝廷的诚意。

最后竟然只要求一个总兵的位置,就愿意率领部下投降朝廷,并且还愿意协助朝廷将他麾下的农民军迁移到辽东。

说实话,这样的条件从表面上看,基本上没什么可挑剔的地方,简直让人难以拒绝。

然而谁都知道,这根本就不是李自成的真心实意,而是他精心策划的一个阴谋。

等薛国观看完这封奏疏之后,奏疏被依次送到了其他人手里。

很快,四位内阁大臣都看过了这封奏疏,不过他们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一个个神情颇为古怪,似乎在思索着李自成这次又有什么阴谋?

最终还是李邦华率先打破了沉默,只见他开口说道:

“既然几位大人都看过了奏疏的内容,那么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吧。”

“不过本官还是觉得这应该是李自成的阴谋,他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为了拖延时间,好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谋划下一步的行动。”

“只是明知道这是李自成的阴谋,我们好像也无法拒绝他的投降。”

“毕竟之前陛下可是下过圣旨,但凡农民军投降都要接受,然后将他们送到辽东进行移民戍边。”

“估摸着孙传庭也是想到了这点,因此这才将这个消息送到了京城。”

这话一出口,四位内阁大臣的脸色变得更加古怪了起来。

因为谁都知道,这道圣旨其实并不是崇祯皇帝下的,而是朱慈烺下的。

不过当然,这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道圣旨还是非常符合当下大明的国情的。

毕竟接受农民军的投降,然后将他们迁移到辽东,既能解决农民军这个心腹大患,又能充实辽东的边防力量,可谓是一举两得。

就在这时,薛国观终于开口道:

“李尚书说的没错,虽然这大概又是闯贼的一个阴谋,但话说回来,对于我们而言,其实也不是没有好处。”

“最起码可以试图迷惑一下闯贼,让他误以为我们真的接受了他的投降,从而让他放松警惕。”

“这样一来,负责驻守潼关的将士们也可以稍微休息一段时间。”

“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军投降朝廷!”

内阁大臣张志发听到这话,微微皱了皱眉头,看向薛国观道:

“这么说来,薛阁老是打算答应此事?”

薛国观连忙摇头道:

“这说的哪里话?闯贼投降可是有条件的,需得一个总兵的官职才可以。”

“而册封总兵这种事,可不是我们这些内阁大臣能够擅自做主的,当然是要禀报陛下了。”

可就在这时,突然有人小声嘀咕道:

“这件事情是不是要先禀报太子再做决断?毕竟之前太子离开之时可是说过,涉及军事要务都要先禀报于他。”

这话一出口,薛国观神色一怔,随即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

因为他还真把这件事给忘了。

主要是朱慈烺此刻并不在京城,他就是想禀报,也没办法直接向朱慈烺禀报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之君王对我情深义重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大小姐穿七零悠闲过日子六边形小师妹杀疯了!梦与情义八零:绝症封心,前夫逆子悔断肠囚情:恨起爱终章总裁夫人:竟成了我的红颜首辅娘子的美食养家日常大佬的炮灰前妻觉醒后,火速离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