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东京的阳光透过奥运村公寓的窗户,洒下一片慵懒的金色。经过两场惊心动魄的小组赛,尤其是逆转西班牙的鏖战,中国国奥队的小伙子们终于迎来了主教练马达洛尼恩准的一天假期。紧绷的神经得到了片刻的放松,连续高强度比赛和训练带来的疲惫感也得以舒缓。
一大早,陆弦、陈思、王柯和田皓月几个核心球员便聚在了一起。
“难得放假,总不能在房间里待一天吧?”陈思伸了个懒腰,率先打破了平静。他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前两场比赛虽然进球了,但也被西班牙后卫重点照顾,憋着一股劲儿还没完全释放。
“说得对,”王柯点点头,作为门将,他的精神压力同样巨大,“出去转转,感受一下奥运气氛也好。”
田皓月提议道:“我看了赛程,今天咱们乒乓球队有几场重头戏,女单和男单都有半决赛,陈梦、孙颖莎,还有樊振东和马龙都会出场。要不,我们去现场给他们加油?”
“乒乓球?好主意啊!”陈思眼睛一亮,“国球!必须支持!而且听说现场气氛特别燃!”
陆弦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可以,看看不同项目的顶级运动员是怎么比赛的,对我们也是一种学习和放松。”他一向喜欢观察和思考,即便是娱乐,也带着几分学习的心态。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响应,球队里一些同样对乒乓球感兴趣的年轻球员也纷纷表示想一同前往。于是,一支由国奥足球队员组成的“球迷助威团”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他们换上了统一的中国代表团服装,虽然没有球衣那般张扬,但胸前的五星红旗同样耀眼。
乘坐奥运专线巴士前往东京体育馆(Tokyo Metropolitan Gymnasium,乒乓球比赛场馆)的路上,小伙子们显得格外轻松。他们聊着天,开着玩笑,暂时将足球场上的压力抛诸脑后。
“哎,你们说,乒乓球运动员那反应速度,要是来踢球,是不是也能当个好门将?”陈思突发奇想,拍了拍王柯的肩膀。
王柯笑道:“那可不一定,乒乓球是小球,靠的是手眼协调和瞬间爆发。足球场那么大,对视野、判断和身体对抗的要求完全不一样。不过,他们的专注力和心理素质,绝对是顶级的。”
陆弦补充道:“没错,尤其是马龙,‘六边形战士’,技术全面,心理稳定,大赛经验丰富。看他打球,就像看一位艺术家在创作。”
田皓月则对樊振东的暴力美学更感兴趣:“我喜欢‘小胖’那种力量感十足的进攻,太霸气了!”
抵达东京体育馆时,场馆外已经聚集了不少观众,其中很多都是身着红色服装的中国球迷。看到国奥队的小伙子们,一些眼尖的球迷认出了他们,纷纷上前打招呼,为他们之前的精彩表现点赞,并预祝他们在淘汰赛中再创佳绩。球员们也礼貌地回应,感受着来自同胞的热情。
进入场馆内,气氛更是热烈。虽然因为疫情原因,观众席没有坐满,但助威声此起彼伏。他们找到位置坐下,正好赶上女子单打半决赛的开始。
率先登场的是孙颖莎,她的对手是一位实力强劲的日本选手。比赛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双方比分紧咬,每一次精彩的回合都引来阵阵喝彩。
“哇!莎莎这反手太猛了!”陈思看得目不转睛,激动地挥舞着小国旗。
王柯则更关注运动员的细微动作:“你看她们的步伐,太灵活了,重心转换非常快。”
陆弦和田皓月则看得比较沉静,但眼神中同样充满了对运动员高超技艺的赞叹。孙颖莎在关键分的处理上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和果敢,最终有惊无险地拿下了比赛,率先闯入决赛。
全场中国球迷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国奥队的球员们也起立鼓掌,为“小魔王”的胜利而兴奋。
紧接着是另一场女单半决赛,由陈梦对阵一位新加坡选手。陈梦作为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实力毋庸置疑。她打得沉稳老练,节奏控制得非常好,线路多变,让对手难以适应。
“梦姐这球打得太有数了,”陆弦评价道,“不轻易发力,但每一板都打在点上,让对手非常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