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现出真身,唐王李世民喜不自胜。
他办水陆大会,竟引得观音菩萨前来,岂不是说他乃千古名君?如此一来,谁还敢提他弑兄逼父之罪?
“来人,传吴道子,命他巧手绘丹青,描下观音菩萨真像。”
吴道子立时展妙笔,图写观音真形。待停笔再望,却见祥云渐远。
半空中落下一张简贴,上有几句颂句。
李世民伸出手,急声催促道:“快,快将那简帖呈上来。”
“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
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太素撇嘴,低声骂道:“观音菩萨惯会装神弄鬼。”
“再忍忍。”哪吒宽慰道:“待金蝉子踏上取经路,就该我们大展拳脚了。”
“唉。”太素哀叹一声,故作大度,笑着说:“那我就老实些,不捣乱啦!”
李世民看罢,笑着吩咐:“且收了胜会,待我差人取得大乘教法,再秉丹诚,重修善果。”
大乘教法如何?小乘教法又如何?他是皇帝,还管和尚念什么经吗?
不过是见佛法可掌控人心,劝人向善能让国祚绵长,江山永固,这才愿顺从观音菩萨之意。
“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玄奘越过众人拜倒在唐王脚下,高声说:“贫僧不才,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去大西天天竺国雷音寺,面见我佛如来,求取真经。”
陈光蕊循声看去,面露担忧之色。十万八千里,程途遥远,路多艰辛,儿子怎吃得消?
李世民大喜,上前扶起陈玄奘,高声应道:“法师不畏艰险不怕路遥,果然忠贤。朕愿与你做结拜兄弟,封你为御弟。”
收买人心于李世民而言并非难事,三言两语便哄得陈玄奘感恩戴德。
二人在化生寺佛像前结为兄弟,李世民再唤玄奘,只称“御弟圣僧”。
“陛下,贫僧何德何能,敢蒙天恩如此眷顾?我这一去,定要竭尽全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愿永堕沉沦地狱,死也不敢回大唐。”
陈光蕊目有泪光闪烁,傻孩子,我和你母亲不过是去江州赴任,行至半路便遭了贼子算计。
你这一去有十万八千里之遥,又会遭多少灾?遇多少难?取得真经又能如何?难道经书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我和你母亲不贪圣僧的名头,只希望你能平安康健。那一千二百位高僧谁也不露头,偏你憨傻,主动跳火坑。
陈光蕊有心劝下玄奘,可陛下已应下此事,玄奘若不去,便是抗旨不尊。
正左右为难时,忽听岳父殷开山凑到他耳边说:“我记得你们说过,这孩子是南极星君送来的。”
“确有此事。”陈光蕊低声应道:“那南极星君说,此子非比等闲,日后定声名远大。”
话落,陈光蕊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明白过来。眼前这一幕,岂不是正应了南极星君所言?
“原来如此……”陈光蕊失魂落魄,低喃道:“想来,在他尚未出世时,我和他的父子缘分便断了。”
殷开山拍了拍陈光蕊的肩膀,低声安抚道:“玄奘总归你的孩子,你莫要多想。
你若觉得膝下空虚,回头我请医正去你府上,你和满堂娇年岁不算大,再生几个孩子便是。”
陈光蕊面露凄苦之色,缓缓摇头。他和夫人因玄奘吃苦良多,到头来不过是为佛门行方便。
若再生几个,谁又能保证不会为旁人做嫁衣?他不愿再次承受父子分离之苦,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