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字?
罗旭立刻反应了过来。
虽说这是明显的汉字,但字形很怪异,的确不像是普通中原地区的东西。
“少数民族……应该是周边小国的!”罗旭脱口而出。
王承镛点点头:“有道理,这舆是汉字,从春秋战国一直到东汉末,中原和周边很多古国的文字是通用的。”
“古国……”罗旭想了想,“古越国?古巴蜀?还是古滇国?”
王承镛再看了看:“应该不是,抛开字体本身不说,这把剑的器型不可能是那些古国的。”
这下子罗旭可是挠头了。
“你说这个舆字……它到底嘛意思呢?”
王承镛笑了笑,没有回答,显然还是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毕竟古代留下的物件儿不可能每一件都能讲出门道,就好像民窑瓷器,谁知道古代时是哪家用的?
这时,秦雅盯着那个字看了看:“与?老板,这……是不是一个兴字啊?”
“兴?”
听到这话,罗旭和王承镛再次怔了一下。
“对啊,这不是正兴德的兴吗?繁体字儿,我从正兴德的牌匾上见到过!”秦雅点点头道。
正兴德是天州一家老字号茶庄,创立于十七世纪,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而兴字的繁体写作“兴”,和“舆”还真的很接近,再加上锈迹和包浆,铭文则显得模糊,的确容易混淆。
罗旭再仔细看了看细节,倒吸一口气:“还真是个‘兴’!”
……
与此同时,御品阁内。
周明贵端起寿字盖碗喝了口茶,道:“刘飞,你确定那小子进了罗旭的荣楼?”
“我看得一清二楚,而且那小子出来时,已经没拿匣子了,物件儿一准卖给罗旭了!”
刘飞肯定地说道。
周明贵闻言皱了皱眉,轻叹一声:“妈的,让他给收了?老子刚才再开高点就好了,那把剑是老的,盒子也不错,加起来……估计能卖个十七八万!”
“是啊老板,上次咱们一个青铜镜还出了十万块呢,这把剑应该利润更大。”刘飞点了点头。
周明贵面带些许后悔之色:“哎,又让这小子捡了便宜,幸亏漏不大,不过我倒是想知道他多少钱收的,以后他只要在文化街,咱们就肯定是竞争对手,知己知彼……还是有必要的啊。”
“这……老板,要不咱直接过去问问?”刘飞道。
周明贵白了他一眼:“你尼玛是猪吗?罗旭本来就精,还截了我几次货,他能告诉咱真话?搞不好还得挤兑我几句,这小子嘴里出来的话,噎人!”
刘飞想了想:“要不这样吧,我现在就出去找找卖物件儿那人,估计还没走远呢!”
“对对,你快去,给他找回来我问问!”
周明贵连忙点头。
结果还真像刘飞说的,那小子刚赚了六万二,这会儿正在文化街的一个摊子上喝啤酒呢。
刘飞随口找了个托词,便把他又叫回店里来了。
“哟呵,兄弟,我一猜你就没走远,来来,咱坐下聊!”
见到那人被刘飞带回来,周明贵立刻起身,此时的态度比先前礼貌了不少。
“甭客气,直说嘛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