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197章 银山

第197章 银山

良久,朱元璋回过神来,激动地转向朱政,声音微微颤抖地问:“麟儿,这张地图从何而来?可属实?”

朱政坚定回答:“爷爷放心,千真万确!孙儿一直好奇海外的模样,查阅了许多古籍,比如《南洲异物志》。

这张地图购于一位海外商队,他们以航海谋生,足迹遍布全球,进行贸易往来。

为了记录行程,他们绘制了这张地图。

经我核对,与古籍记载几乎无异!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称世界是圆形的,只要循着一个方向行走,最终会回到起点。

这并非空谈,而是他们亲身验证的事实。”

“荒谬至极!”朱元璋听后立即摇头,一脸不信,“天圆地方才是真理!大地怎会是圆的?简直匪夷所思!”

华夏子孙自古以来从未停止探索世界的脚步。

诸多学说由此诞生,其中以“天圆地方”之论流传最广。

在当今的大明,这一观点近乎常识。

老朱本能地否定了朱政的观点,朱政对此并未争辩。

他深知要动摇根深蒂固的认知绝非易事,况且对他而言并无此必要,更不愿做无谓之事。

当下,朱政微微一笑说道:“祖父,不论天圆地方或球形大地,皆无妨。

关键在于,此地图标注的国家与地理信息,真实无疑。

我亲自验证,特派遣郑和等人航海,途经琉球、日本、高丽诸国,所得见闻与地图记载完全吻合。”

为解释系统奖励的世界地图来源,朱政煞费苦心,表现出对海外及番人的好奇,亦派遣郑和等人出海,皆为此铺垫。

如今时机已到,虽其言辞存疑,却无法证伪,因无人能验证所谓海外番人商队的存在。

老朱知晓朱政对海外的兴趣及其与番人交往的事实,加之郑和此次出海证实了地图的真实性,此事便无懈可击。

听罢朱政之言,老朱点头未疑。

朱政所言皆有迹可循,自是令人信服。

之前从海外番人手中获取了琉璃、九曲黄河酒等物,如今又得到一幅世界地图,这再正常不过。

郑和等人早已通过远航证实了世界的广阔。

这地图无疑是真实的。

朱元璋凝视着地上的世界地图,那辽阔的土地远远超过大明疆域。

他目光炽热,心中充满扩张的欲望。

作为开国帝王,他怎能没有征服四方的抱负?

昔日成吉思汗曾言:“青天之下,皆为蒙古人的牧场。”此刻,朱元璋也有了类似的想法,想将这片土地全部纳入大明版图。

朱政见状,适时劝说道:“天下万物,皆为王土。

这广袤土地不应旁落他人,不如发兵占领,让外邦之人也能感受中华文明。”

朱元璋闻言回神,叹息道:“此事并非如你所想简单。

我们怎会不想成就秦汉那样的伟业?只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啊!”

当今大明,北有蒙元虽遭蓝玉一战重创,但依然实力雄厚,时刻窥伺,威胁甚巨。

内忧亦不断,灾荒频仍,百姓困顿,朝廷财力窘迫,豪强乡绅心怀叵测,功臣贵族蠢蠢欲动……局势纷繁复杂。

尤其民众虽免战火之祸,却依旧生活维艰,亟需休养生息,积聚国力。

我等岂可只顾个人功名,不顾民生?若轻启战端,稍有不慎,恐致天下大乱,隋炀帝之鉴就在眼前!

再者……”

朱元璋语重心长道。

忽又冷笑一声:

“再说那些海外小国,高丽、倭寇、琉球之类,不过是蕞尔小邦。

蛮荒之地,贫瘠至极。

即便攻下又有何益?徒增民困财耗,还需派军镇守,供应粮饷,实在不值。

得不偿失啊!”

朱政深知,此乃当下众人共识,实情如此!

据闻,安南(即南越)在永乐年间被朱棣攻占,设交趾布政使司,推行改土归流,派遣官员直接管辖。

然而自占领以来,这块看似无用之地竟成大明负担,人力物力消耗巨大,还需应对土司叛乱,徒耗资源。

大明在安南几乎无所获,仅收到些土产贡品如羽毛、颜料等。

直至明宣宗时期,实在不堪重负。

干脆直接放弃交趾算了!

然而,来自后世的朱政却清楚得很,这个安南其实是一块宝地。

它不仅是稻米的重要产地,还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种类。

后世已发现的矿藏就超过了120种,其中煤炭的储量尤其惊人,而且大多是优质的无烟煤。

这几乎是未来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但在古代的华夏,没人知晓这些宝藏的存在。

这也解释了为何历代帝王中,只有极少数热衷于开拓疆域的皇帝才会有所行动,其余帝王即便有能力也鲜少动用武力。

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实际的利益诱惑。

因此,朱政明白,若要说服老朱,就必须让他看到无法抗拒的好处。

幸运的是,他早已做好了充分准备。

此刻,朱政笑着摇摇头,目光坚定地说道:

“爷爷此言,孙儿不敢苟同。

我听说海外诸国有不少我们大明所缺乏的珍稀之物,它们同样富庶,只是当地民众愚昧,坐拥宝藏却不知珍惜。

特别是倭国,财富多到令人难以置信。”

“倭国?富裕?”朱元璋听后一脸惊讶,随即摇头轻笑,觉得荒唐。

那个偏居海外、贫瘠荒凉的地方,尽是些作乱的海盗,频繁侵扰我大明海岸,怎会富裕?这绝不可能!

朱政见状并未惊讶,只是淡然一笑,指着地图上倭国某处解释说:

“爷爷请看,此处标记得很清楚,名为石见银山。

据郑和此次出海探查,那里的银矿储量极为庞大。”

史上最大发现!

“哦?”朱元璋疑惑地眯起眼,“到底多少?”

“足供大明数百年之需!”朱政言辞惊人。

朱元璋浑身一震,瞪大双眼,满脸难以置信。

“此话当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成语故事科普寒门日月曹操那些事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抗战:我原始股开局,老总震惊!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