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碰壁
作为交换条件,维罗妮卡允诺之后会将玛丽安娜共和国在北非的一部分殖民地交给佛郎机,比如较为富庶的摩洛哥。
另外,维罗妮卡还保证她会为佛郎机提供工业建设援助——主要由瓦尔兰德傀儡政府负责。
近代以来,佛郎机再不复大航海时代的辉煌,工业化水平不值一提,前几年又蒙受内战摧残,如今百废待兴,钢铁年产量才七八十万吨,仅通过这个数据就知道佛郎机有多么孱弱。
既提供建设援助,又愿意让渡殖民地,所需付出的只是在边境陈兵数十万装模作样?
维罗妮卡给佛郎机上层画的饼可以说非常好看,但是最后能不能吃到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期间,联合王国也嗅到了异样,察觉到伊凡罗斯正在和佛郎机私下串通,立刻严肃告诫佛郎机上层决不能听信伊凡罗斯方面的诱惑。
夹在中间的佛郎机两头受气,好在独裁者弗兰哥还是比较理智的,有一定的外交智慧。
谨慎权衡之后,弗兰哥选择接受维罗妮卡开出的条款。
陆续有十几个步兵师和步兵旅部署到比利牛斯山脉一线,佛郎机军队还奉命制造摩擦,在三月下旬以‘纵容走私’为理由堵截了一支玛丽安娜巡逻队,随后双方发生交火……
历史上整个大战时期,面对诡谲变幻的格局,弗兰哥一直在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周旋,从头到尾保持中立。
现在不比原位面同期,伊凡罗斯堪称‘如日中天’,格局相对清晰,弗朗哥做出判断——伊凡罗斯体量太大了,击败玛丽安娜的可能性非常高。
玛丽安娜共和国只有四千多万人口和三百多万军队,内政混乱,战意涣散,主观上缺乏抵抗到底的斗志。
而且战略纵深不大,三分之一的工业集中在枫丹白露巴黎周围,必须御敌于国门之外,一旦被敌人突入境内那就直接完蛋,客观上缺乏抵抗到底的条件。
弗兰哥或许不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但至少合格,他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了直接关系到佛郎机王国命运的决策。
3月25日,不顾联合王国的警告,伊凡罗斯第4方面军和第6方面军涌入了比利时和尼德兰。
西线帝俄部队集结了庞大的兵力,一共有多达135个正规师级单位和48个国民射击兵旅,一线部队连带勤务单位总人数多达340万人。
至于技术装备,帝俄部队总计部署了大约3300架飞机和2677辆坦克,其中最好的是832辆t34中型坦克和大约450辆缴获的iii号g2型坦克50毫米42倍径坦克炮,其余一千多辆则都是t26、bt7、t35之流。
经过战火洗礼,帝俄部队步坦协同的技战术水平越发娴熟,坦克部队被誉为‘祖国的铁拳’,士气高涨。
玛丽安娜军队严格遵循着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指导思想,提前进入比利时境内布置防线。
意识到战争不可避免,比利时企图保持中立的幻想彻底破灭,公开宣布与玛丽安娜并肩作战,坚决抗击来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