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次日就寻了个由头,将贾雨村请来。
这由头正是省亲别墅因建房叠桥的都竣工了,需要再题些匾额、对联的来搭配,贾政特地带着清客们,连同贾宝玉去正儿八经地题过一轮了,但是还有不够满意的。贾政便道:“你们尽管先拟,若妥当便用,不妥当的,然后便请了雨村过来,令他再拟。”
贾雨村是进士,若论文笔,自然这天下皆以进士为贵。
倒是有几个颇有些眼力见儿的神色之间颇有不解,更有人私下里劝说贾政,说此等消失不应该再轻易请贾雨村来,更不合适用「令他再拟」这样的辞令,以免叫贾雨村误会。
这几个清客这样说的缘故是:知府已经是四品官,因应天府更不同意普通知府,乃是朝廷旧都,所以应天府都已经是三品了;也就是说贾雨村复职之后,官阶已然在贾政之上。
就更别说人家贾雨村此次回京来,是要授京官,这便更只能是升迁。
以贾雨村如今的身份,已经不合适被贾政这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更别说要用一个「令他再拟」这样以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说法了。
可是贾政却不这样看。
对他来说,贾雨村复职,全都是他的功劳;况且贾雨村自己认在他门下,是贾府的宗侄。
更况且如今元春封了贵妃,这叫贾政心下里隐隐然已经当自己是国丈,哪里还只是小小的工部五品官儿呢。
贾政便不甚在乎地随便摆摆袖子,“无妨。雨村乃是我自家宗侄儿,况且这是贵妃娘娘的省亲别墅,他无论是以宗侄身份,还是臣子身份,都理应效劳。”
贾政既然如此自信,清客们还有何话说。况且此时贾政这一房看起来的确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时,谁还会再阻拦呢?
贾雨村倒也是好脾气,贾政派人请他来,他二话不说就来了。
只是来了后,并不当真为省亲别墅重新题写匾额、对联,反倒是将贾政带着一帮清客,以及宝玉所拟的那些匾额、对联的都夸赞了一遍,连连说“不必改了”。
贾政也没多想,毕竟他今日请贾雨村来,也不当真是为了这些匾额对联的,他为的是贾政为什么好好儿地又把薛蟠给判活了!
贾政倒是个斯文人,说这事儿之前先向贾雨村道谢,“昨儿听我夫人说起,我才知道雨村你竟又替我那姨妹家办了件大好事!那蟠儿为人荒唐,幸亏得你三番两次的帮衬,如今「起死复生」,想必他来日也会有大出息的。”
被贾政给怼脸问到这个事儿,贾雨村却半点惊惶都没有,反而笑眯眯道,“不瞒老爷,侄儿这次能从应天府任上进京受职,全都仰仗王子腾王大人累累具本保荐。”
“若说侄儿当日复职,是林如海林兄举荐,老爷您帮忙从中协调;那侄儿这一番进京供职,就都是王子腾王大人的提携了。老爷也知道,侄儿之所以能与王子腾王大人结识,也全是因了薛蟠那一案。”
“既然王大人这回又给了侄儿这样大的恩惠,侄儿不知如何报答,且王大人又远在九边,故此侄儿唯有再从薛蟠这案子上使些力气罢了。侄儿思来想去,便也唯有将薛蟠重新判活,方能将此案尽数了结,也算可报答王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