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像我们都有自己的房间,我们都感觉自己不是下乡锻炼来的,倒像是过年来走亲戚的。”
“您是天底下最好的支书!”
“我们能遇到您真是这辈子遇到贵人了!支书我这人实在,我向毛主席保证!不管以后到了哪儿,我王斌都拿您当我亲大叔看待!”
支书背着手昂着头不紧不慢地走着,面带微笑并不打断王斌的恭维。
心想:还是得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啊!事情不管做得好不好,起码别让自己落个骂名。
对这次知青的妥善安排,很是自得!
陈家村和那几个大队的傻老六都咋做的安排?
这多年支书都白干了!
那帮子知青都是肚子里有墨水儿的知识分子,不是村儿里三棍子打不出屁的庄稼汉!
你们得罪他们图个啥?
等王斌一口气说完,支书大气地摆摆手:“这感谢个啥!毛主席说过干部是干啥的?——为人民服务的嘛!”
“你们还都是些孩子,你们就是没长大的人民!大叔更应该为你们服务好,是吧?”
“你们几个离开爹娘,从北京大老远来到这穷地方,心里本来就不舒坦。”
“以后得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哩!”
“叔儿看你们可怜呐!趁现在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等以后大叔不当支书了,想帮也说不上话喽。”
王斌一愣:“大叔您说什么?您不当支书谁能当?谁有资格当!您这么有能力的人、这么高的觉悟,就应该提到公社去,就是升到市里去我看也应该!”
王斌打抱不平的说道。
“哎……可不能顺嘴胡说!大叔只是那么一说,到了!”
说着伸手一指,已经走到小学大门口了。
王斌抬头一看,好一座破落的小学!
原来的土坯院墙已经塌了大半,变成半人多高的大土堆。
四周长满了荒草,一群小孩儿在那儿你追我赶、跑上跑下地疯玩儿。
跟着支书往里走,也没有一个像样儿的操场。
到处坑坑洼洼,空地上居然还支着一个篮球架子!
不过支架上生满了铁锈,篮板都快烂没了。
仅剩的两三块儿板子上面耷拉着一个铁圈儿,应该就是篮筐吧?
这个姑且叫操场的东边,坐南朝北有三趟土坯房,屋墙比王斌高一头有限!
墙皮子斑驳脱落得很严重,露着里面的土坯,估计房顶上的瓦也是残缺不全。
随支书走到一个教室前,王斌发现教室居然没有窗户,教室门也朽的都是大洞。
依然顽强地树立在那儿,似乎在告诉大家:它只要立着,就永远是个门!
往里一看,根本没有课桌,两三个人共用一个长条凳。
还有几个孩子连长条凳都没有,只能坐在小板凳上,蜷缩成一团,在自己的膝盖上用力的写着!
“村里的娃娃们艰苦啊!再过一个多月天儿就冷了,到时候只能用草帘子把门窗都挡上,教室里黑得瞧不见手指头!”
“没办法呀,那也得坚持学文化!没文化就没有出路啊!”
“可就这,我们村儿还培养出了一个大学生!就去年,张大川考上了你们北京的清华大学。”
“可是给我们全村儿争了口气,我都跟着光荣哩!”
“大叔,这么破的教室,可得加小心呐,万一出点儿危险……里面可都是孩子呀!”
王斌被眼前的一切震惊到了!
他没想到小学能破成这样,村儿里的孩子天天冒着被埋的危险,还在认真地听课写字。
他忽然明白支书为什么心事重重了,他是在担心这些可怜的孩子们。
真是个好支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