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终场哨声在时代华纳中心球馆冰冷地响起,记分牌上那118比85的巨大分差,如同无情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波士顿凯尔特人球员和球迷的心上。
三十三分的惨败!
客场挑战卫冕冠军夏洛特山猫队,这支在夏天组建起凯文·加内特与保罗·皮尔斯双巨头,被无数媒体和专家寄予厚望,甚至将其视为东部冠军有力争夺者的传统豪门,竟然以如此狼狈的方式,遭遇了一场彻头彻尾的溃败!
联合中心球馆内的山猫球迷们,在最初的惊讶过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与尖叫!他们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赛前,他们预想过一场激烈的鏖战,预想过可能会有的艰难险阻,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胜利会来得如此轻松,如此酣畅淋漓!
“我的天!我们竟然屠杀了拥有KG和皮尔斯的凯尔特人?!”
“王教练牛逼!山猫队牛逼!这才是卫冕冠军的真正实力!”
“凯尔特人也不过如此嘛!他们的双巨头,在我们的团队篮球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球迷们的欢呼声中,夹杂着对球队的无限崇拜和对对手的无情嘲讽。
山猫队的替补席上,王宇航平静地与身边的教练组成员击掌庆祝。他的脸上看不出太多的狂喜,仿佛这场大胜,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他的眼神深处,却闪烁着一丝不易察察的、对篮球战术演变的深邃思考。
大卫·布拉特和奎因·斯奈德则显得更加兴奋一些。这场胜利,不仅是对他们执教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们融入球队体系的完美注脚。
“王,”布拉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凯尔特人的进攻,太……太依赖球星的个人能力了。他们的球权转移非常滞涩,无球跑动也缺乏变化。面对我们针对性的防守,他们几乎找不到轻松得分的机会。”
斯奈德也点了点头,补充道:“是的,道格·里弗斯似乎并没有为KG和皮尔斯这两位巨星,量身打造一套足够高效的进攻体系。他们更多的是在打一种……嗯,非常‘复古’的篮球。皮尔斯持球单打,KG在高位策应或者低位强攻,角色球员在外线等待机会。这种打法,在如今这个越来越强调空间和速度的联盟,很容易被针对。”
王宇航的目光投向了对面凯尔特人替补席上,那个身影略显落寞的主教练——道格·里弗斯。
在他的记忆中,里弗斯是一位优秀的防守教练,也是一位出色的更衣室领袖,他能够将不同性格的球员凝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但要论战术体系的构建和临场应变能力,尤其是在进攻端,里弗斯似乎总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道格·里弗斯……”王宇航在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脑海中浮现出未来那支拥有“三巨头”的凯尔特人。他记得,那支球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三巨头超强的个人能力,以及汤姆·锡伯杜一手打造的铁血防守体系。至于进攻端,似乎更多的是依靠球星的个人天赋和一些简单的挡拆配合,缺乏足够的战术层次感和变化。
“他对篮球战术演变的敏锐度,似乎有些不足啊。”王宇航在心中暗暗评价道,“当联盟中越来越多的球队开始强调空间、分享、快速攻防转换,当欧洲篮球的整体配合理念开始渗透到NBA的每一个角落时,凯尔特人的进攻,却依旧停留在一种相对传统和保守的模式。”
他想起了芝加哥公牛队的斯科特·斯凯尔斯。同样是拥有多位球星,斯凯尔斯却能大胆地将欧陆风暴与三角迷踪进行融合,试图打造一套更具现代篮球气息的进攻体系。虽然目前还在磨合阶段,但其展现出的潜力,却远非今晚这支凯尔特人可比。
“他们在进攻端,几乎没有有效的拉扯。”王宇航继续分析着,“皮尔斯持球时,其他球员的跑动大多是象征性的,很难为他创造出真正的突破空间或传球线路。而当KG在高位持球时,外线球员的空切意识和掩护质量也明显不足,导致KG的策应威力大打折扣。”
“更让我感到不解的是,”王宇航的眉头微蹙,“他们似乎并没有充分利用凯文·加内特在四号位上的全能属性。KG拥有出色的中距离投篮、策应能力和一定的持球攻击能力,他完全可以成为球队进攻体系中一个更具威胁的发起点和连接点。但里弗斯,似乎还是将他更多地定位为一个传统的内线终结者和防守核心。”
“让皮尔斯扮演类似‘控球前锋’的角色,长时间持球组织,而让KG去扮演终结点?这简直是本末倒置!”王宇航摇了摇头,“皮尔斯固然全能,但他毕竟不是纳什或者基德那样的纯粹组织者,长时间持球很容易陷入单打独斗,也容易被对手针对。而KG的策应才华,则被大大浪费了。”